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0章、不要慌,不是叛亂!,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律例。否則,害民成賊,不好對付,漸成大患,問罪起來更難推脫責任。”
“你這也是辯證法啊。”朱厚熜瞅著他,在御書房待久之後,確實都越來越瞭解皇帝。
王慎中看著顧鼎臣的笑臉,他低下了頭:還是太嫩了。
“三國還沒連載完呢,三國裡也有許多謀略。”朱厚熜指了指那道奏疏,“批朱吧:有什麼好怕的。官吏行善政,不怕兵民反。”
說罷就站了起來:“起駕吧,去看看選出來的天罡地煞,還有朕的勇將們這三個月練出來的新兵。”
……
武舉會試歷經五日,已經塵埃落定。
陸炳名列第十七,俞大猷也只是第五。
殿試之前,以武藝為先,頂多會試之後加了一道“識字”關。
有生員出身的俞大猷文、武、兵法三修,沒能比過四個武藝、力量都相當離譜的“壯士”。
現在,這正副榜共一百零八人還沒離開五軍營。
已經有武進士身份,除了三十六人還要參加殿試,另外七十二人要開始等待下一步安排了:或者去兵學院進修,或者直接授職。
但在那之前,今天是他們已經知道的大明武將大比舉行第一輪的日子。
新科武進士們要觀大比。
“最低都是從五品的副千戶,最高的是一衛指揮使,人人縣爵!”陸炳已經認識了俞大猷,“看到那個大鐘了嗎?他們昨夜就去了不同的地方。今天一早八點鐘開始,同時出發。十里行軍,看哪一將麾下先齊整到來。來了之後,弓槍炮三項,而後分列受閱。”
俞大猷心裡有些激動:“這麼說,眼下京郊,實則有數萬大軍正在行軍?”
“正是!”陸炳目露期待,“全都直奔這裡。須知不只是簡單行軍,三千營的騎兵還有偵騎在側。若行軍途中沒能探知這偵騎存在,是要扣分的!這一點,參比武將並不知道,看他們行軍時派不派哨探開路了。”
“……那陸兄弟怎麼知道的?”
陸炳諱莫如深,只是笑了笑:“俞兄將來自然知道。”
已經中了武進士,他終於要正式開始自己的人生了,今天皇帝會來。
這五軍營之中,武舉會試結束後又重新佈置。
如今,這五軍營外部在這三個月裡又修築了一道外圍的臨時寨牆——朱厚熜所說的專門列支五萬兩,有一些便花在這方面。
今日,五軍營內大校場上旌旗招展,而五軍營中的老兵則盔甲上身,都立身於那最外圍的寨牆之後。
傳信騎兵馬步不停,一直穿巡於寨牆之間。
新科武進士們看不見外面遠處的情況,但都感覺猶如在戰場。
而在這北京城南郊,此刻許多位置的山間、村頭,有不少人都愕然看到了一隊隊全副武裝、還拉著戰車銃炮的官兵。
若不是那大明三辰旗已經讓許多人熟悉,他們幾乎要慌亂起來。
如今行軍的官兵,全都急匆匆地趕路。沒有侵擾什麼百姓村莊,前方開路探查的若遇到有行人、鄉民,也只是先提醒:“官兵行軍,莫要阻路。”
誰敢阻?
“……難道韃子要打來了?怎麼這麼多官兵?”
“……不知道,趕緊回去告訴甲首。”
在夜裡先夜行軍趕到事先要求的地點、現在又在上午突然出現於北京百姓視線中的官兵給北京南郊諸縣的知縣及順天府尹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但是一清早到衙門裡的時候,就見到了傳旨的太監。
天子腳下當父母官真不是人乾的事!
說什麼要認真應對,檢驗順天府對突發軍情的應對,事後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擾民嗎這不是?
但他們也清楚,既然是參加大比的武將,一心只想最快速度、最齊整地趕到五軍營大營,途中自然不會去滋擾什麼當地。
這個考驗,無非是看各縣能不能及時、準確地傳達政令到鄉里,官吏們能不能高效率地去平息民間議論、猜疑、恐慌。
“真是要了親命!差役有回報的沒有?馬上就要收秋糧了,別真有嚇得逃難的!”
良鄉知縣簡直要跳腳罵娘:陛下你……折騰啥啊?
此時此刻,京城內外,王佐和張鏜也都在各自衙署內嚴肅坐著等各路回傳訊息。
“接下來這幾天,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各地選武將入京大比,封縣爵等事只在軍伍中。今日行軍、五軍營槍炮齊鳴,下月兩軍演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