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0章、北元之主必須留在這!,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留博迪於此,得趁韃子不擅守城,儘快攻取。”
朱厚熜點了點頭:“邊牆守住,西面、南面、北面大軍推進到赤城五里,準備攻城。傳令撫寧侯,別貪功分兵去赤城。他在東路守住龍門所,便是無上之功!”
機會留給了李全禮,留給了傅鐸,留給了何勳,留給了本身就在宣府的這些將卒。
這一戰,是明軍士氣空前高漲的一戰。
包圍圈雖然還不密集,但已經足夠了,而圈中的魚兒實在太大。
戰得再怎麼慘烈,明軍將帥也知道:此生很難再遇到這麼好的機會了。這樣的機會都把握不住,以後更是難以在皇帝眼中有什麼存在感了。
到這一刻,憋了這麼久的李全禮終於讓他麾下的京營、包括何勳所率領的那偽裝成工匠的三千精壯,拿出了他們所能用到的大明最強火力。
赤城堡中,博迪終於後悔沒能一開始就放下大汗的架子,找個邊牆薄弱處突圍算了。
眼下,他麾下還有最後的一點機會。
“大汗,從牧馬堡和鎮安堡之間衝出去吧!雲州堡撐不住多長時間了!”
赤城堡北面的,龍門川旁還有一條通往松樹堡的馳道可以出邊牆,但是這條路,現在被傅鐸率大軍堵得死死的,正在猛攻那個扼守水陸兩路要害的雲州堡。
蒙古軍隊,確實只有通向東北面的一個出路,目前看來相對薄弱了。
“……別惜馬力了,漢人追不上!”博迪終於下了令,“燒了赤城堡,動身之後,一路燒了這裡的山,阻擋追兵!”
這一夜,燕山西麓火光沖天。
雪還沒下,山間林木正燥,朱厚熜在龍門衛遙望著東北面紅通通的夜間天光,雙拳握得很緊。
放火燒山,這不得讓博迪牢底坐穿?
準備用斷壁殘垣和入冬之後乾燥的山火阻擋身後明軍的博迪,很快就會後悔這個決定——它看起來又是錯的。
他們是從赤城堡北面,沿著龍門川穀地東岸北走的。到了雲州堡東南後,再準備走東北面那條溝谷,從鎮安堡突出出去。
是的,走的時候,仍舊要從一個邊牆寨堡出去。只不過這個鎮安堡,距離明軍東西兩個方向的增援距離最遠。而從雲州堡到鎮安堡,中間的山谷平均寬度在一里以上,比較利於騎兵行進。
鎮安堡也位於這谷地上,南北兩側是群山。攻打鎮安堡,沒有被明軍居高臨下揍的風險。
可是居高臨下揍他們的,卻不是明軍,而是山火。
眾所周知,北方的冬季盛行偏北風,但那是在廣闊的空間和時間段內大抵如此。
但山間自有山間的小氣候,而軍隊于山間行進,大多都是在山谷之中。
大火固然阻擋了李全禮所部的步伐,但更北面的傅鐸所部卻沒受到很大的影響。
相反,大火蔓延的速度,比人可能要快多了。山火帶來的山間氣流紊亂,更快。
而山火一旦發生,白天是從山谷吹向山坡。到了夜間,卻會從山頂吹向谷底——帶著濃煙。
兵嗆,馬亂。
李全禮與何勳在山火面前追之不及,只能破口大罵。
可這能讓博迪溜了嗎?
“追!”
他們只各帶了一千五精銳,冒險追去。
傅鐸的兵才剛剛拿下雲川堡,現在也只能望火興嘆。
“將軍,迎風坡上,山火夜裡大概燒不下來。如果能繞到陀溝,可以從馬家窯殺過去!”
“當真?你識得路?”
“識得!”巨貨在前面,沒有一個釣魚佬忍得住,“卑職在貓兒峪和鎮安堡都守過,這邊的路熟得很!”
“點出兩千老兵,快!傳令松樹堡、獨石堡,這沿路四堡換防獨石堡,獨石堡、半壁店堡、貓兒峪堡都急行軍趕去鎮安堡,務必把韃子留在邊牆以內!”
博迪聚攏過來的近八千騎,此刻仍舊擠在從鎮安堡通向雲川的這條山谷間,冒著往下撲的山火捲起的風。
鎮安堡上,墩臺裡的火也熊熊燃起,但實際上已經用不著它這裡示警了——那西南面的山火就示著最大的警。
龍門所外,從古北口過來的察哈爾部援軍連夜往西北翻山急馳,馬蹄聲震醒了撫寧侯朱麒。
“大司馬!”他眼巴巴地看著王守仁。
稍微斟酌了一會,王守仁就笑了起來:“朱侯領三千兵去吧,這裡有我。陛下那邊,我也會為朱候分說,軍情如火,不可稍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