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6部分,唐朝好舅子,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是十惡,朕以為依律而判與複審令不衝突。”
柳木這時說道:“聖人,臣以為此事非天災,而是**。”
劉政會不明白了:“半年沒有下過幾滴雨,難道不是天災嗎?”
“敢問劉尚書,自大秦一統天下以來,是否每一年都風調雨順呢?”
劉政會搖了搖頭:“天有不測風雲。”
“再問劉尚書,長安北四縣可因為天災而顆粒無收?”
劉政會再次搖了搖頭:“沒有,老夫還派人去檢視過,你的油菜田可能不會豐收,但也不會減產。”
“那就是**了。背禍的首先是謠言,而後是修河道、水渠的和尚勞役們,而後就是各縣令。”柳木說完,在場的所有人都臉色大變。
第0589節 縣令級背鍋俠
聽到柳木讓各縣令也參加背黑禍,李世民都聽不下去了,正準備開口反駁之時。
柳木開口說道:“這些縣令替大唐背這個黑鍋,然後借給我,我帶他們去倭島。保他們在倭島享受的是進五階的待遇。”
柳木說完後,李世民眼睛都眯起來了。
只要沒扯到他這個新皇登基就有天災,而且柳木給背鍋的縣令們還有大補償,這事能辦。
但李世民卻沒辦法開口表示就樣辦。
柳木替他說,比他開口好百倍,李世民不想背上一個不好的名聲。而柳木無所謂,甚至都不存在背名聲的事情。
柳木在等劉政會思考的時候又說道:“聖人,就禁軍幫我給總舶司送一封文書。”
“什麼樣的文書?”李世民問道。
“聖人,我總舶司收蝗蟲,曬乾的蝗蟲一石換兩石稻米。蝗蟲磨成粉有大用,治小兒百日咳,更對皇后氣虛不和,氣短喘息有極大的好處。當然,皇后用藥還需要配伍其餘的藥材。其最最重要的價值,是軍藥。”
“軍藥?”李世民吃了一驚。
“配上酒服下,治七日風。”
“啊!當真?”李世民可是知道,大唐許多士兵受傷之後,看似傷口在恢復,可突然人就因為痙攣而死。
劉政會也說道:“七日風是必死之症,傳宋襄公就是傷後七日風而亡。”
柳木記得很清楚,古代是沒辦法應對破傷風的,這病症太可怕了。
而到了明代,本草綱目一書才有記載,以蝗蟲磨成粉,每次三克,一日三次,用酒送服可治七日風。也就是破傷風。
李世民立即手書一份,讓傅弈親自去醫聖館,前道門醫術高明的前輩依柳木這個說法推算,並且驗證。
柳木這時又對劉政會說道:“劉尚書,剛才我的提醒也一定會告訴尚書省,請您認真的斟酌我的提議。”
“好,本官會考慮,本官去尚書省代你將這個提醒與尚書省議一議。”
“謝過。”
“份內之事,柳駙馬不如同我一起去,就你那份公文也細說一二。”
李世民介面說道:“擺宴,今晚傍晚朕陪你們一起議一議。”
“是,那臣先告退。”
僅僅一刻鐘之後,數千騎從長安四門出,每個人都在不斷的高喊:“總舶司收購曬士的蝗蟲,一斤蝗蟲換兩斤上等稻米,就在各縣衙兌換。”
這樣的傳播速度,相信不超過兩天,整個關中都會知道柳木帶了五百萬石大米回來,然後用大米在長安換曬乾的蝗蟲。
但這道命令,僅僅幾個時辰就被高儉更改。
就收蝗蟲,兩斤蝗蟲換一斤稻米,不需要曬乾。曬乾的還是依原價兌換。
當天傍晚,柳木期待的會議沒有開成,並不是因為人沒有到,而是僅就蝗蟲這個問題就讓柳木花了差不多兩個時辰去講解。
從李世民的書房移到了太極殿。
太極殿上立著一塊很大的黑板,柳木正用粉筆在那裡畫著。
“蝗蟲是什麼?各位前輩都是飽讀詩書的人,但我說你們錯了。”
姚思廉來到黑板前,對著所有人欠身一禮:“各位,旱涸則魚、蝦子化蝗,故多魚兆豐年。”
柳木聽完這話,臉都憋紅了。
姚思廉衝著柳木一笑:“老夫以為,允許柳駙馬粗口。”
“胡扯。”柳木一聽可以說粗話,立即就開罵了:“魚豐是因為蝗蟲無數的死在水裡,然後這東西大補,魚吃了自然魚豐。”
柳木的板書很差,畫功也很普通。不過柳木還是將自己小學的時候就學習過的蝗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