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夾生的小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章,[紅樓+清穿]女主來自末世,夾生的小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菱不敢驚擾他,安靜地站在一旁。
康熙看著眼前的幾封摺子,筆尖蘸了朱墨,卻遲遲地沒有落下。那上面的家徽,還有上面的火.器兩字,反覆地交替出現在他的眼前。嚴查,怕打草驚蛇;不嚴查,又擔心養虎為患,將來落入不可收拾的境地。
江菱候了片刻,上前兩步,端起康熙面前的茶盞,預備給他換一杯茶。
康熙按住她的手,低聲道:“等一等。”
江菱停住動作,又安靜地等候在一旁。康熙按著她的手,目光在茶盞和萬國堪輿圖之間停留了一會兒,忽然間明悟了,道:“原來如此。”便將茶盞擱在萬國堪輿圖的一角,恰恰擋住了左上角的一個位置。江菱瞥了一眼,那個位置,大致是未來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康熙的目光,落在了茶盞的下方,不知道是裡海還是黑海的地方。
江菱被這個舉動弄得有些糊塗,但知道康熙在琢磨著事兒,便沒有再打擾他。康熙的目光在萬國堪輿圖上一路逡巡,從左上角的大不列顛掠過,沿著一條細細的、幾乎看不清的航海線,落在了古天竺國,即是印度的範圍內。片刻之後,康熙的目光又沿著印度的港口,穿過南洋,一路往東,直落在廣州和廈門兩個港口上。
因為侍立在側的緣故,江菱能感覺到,他的目光相當凝重。
作為一個帝國的主宰者,康熙所考慮的問題,肯定比江菱要周全得多。
康熙的目光在廣州和廈門停留了一會兒,忽然問道:“朕記得你說過,西洋的皇帝們,多半都要受到教廷、元老院、國.會、議會、或是別的大領主掣肘,在處理國事上,時常會扯皮?”
江菱想了想,有些不確定道:“除非碰到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比方說,現在的某一位沙皇。
康熙微微點了點頭,道:“如此,便說得通了。”
江菱不明白康熙想到了什麼,但作為一個皇帝,他肯定跟英法德俄奧的王室們更加有共鳴。以皇帝的心思來揣測另一個皇帝,應該會有事半功倍之效。等了一會兒,康熙忽然微微點頭,道:“正是如此。”便將茶盞擱在江菱手裡,自己執筆蘸了朱墨,在一封全部空白的摺子上面寫字。
江菱知道自己不該多看,便端著茶盞,走到門外,問梁大總管要了一壺茶。
梁大總管很快便將茶壺取了來,忽然又聽見裡面喚道:“梁九功。”
梁大總管唉了聲,看看茶壺又看看江菱,左右為難。江菱忍俊不禁,將他的茶壺拿到手裡,道:“去罷。”然後走到側邊的小閣樓裡,一樣地迴避。
梁大總管道了聲謝,便匆匆地走了進去。
江菱在旁邊,隱約聽見康熙道:“傳……進宮覲見。今兒是休沐日,讓他們隨意一些。”
梁大總管應了聲,便退下去了。江菱重新倒了茶,將茶壺給梁大總管,讓他順帶著拿走,又回到康熙身邊,將茶盞輕輕地擱下來,又安靜地退到一旁。
康熙仍舊在批閱奏章,但剛剛那兩封,卻已經被他橫疊著放在一邊,還壓著幾張空白的紙,外帶一個空白的摺子。等了約莫三刻鐘左右,外面有人傳話,說某某大人來了,康熙便道:“宣。”
江菱便要告辭離去。
“等一等。”康熙道,“你留在屏風後面,聽聽他們是如何說的。”
江菱愣了一下,剛想推脫這不合時宜,卻已經聽到了外面的腳步聲。她沒辦法,唯有走到唯一一扇大屏風的後面。此時她才發現,屏風將這裡隔成了一大一小的兩半,康熙在大的那邊,而屏風後面,擺放著一桌一椅一榻,榻上鋪陳著明黃的薄被,顯然他平素歇息的地方。
屏風的另一側,傳來了談話的聲音。
“回皇上,據臣所知,往來南粵、淮揚一帶的西洋客商裡,有大不列顛國的,亦有法蘭西國的,此外還有奧匈、荷蘭、威尼斯諸國(威尼斯不是國)。臣等曾派人前往打探,那些客商大都安分,除了與本國茶商、綢緞商等交易之外,未曾有任何逾越。皇上此舉,怕是多慮了。”
江菱在屏風後面皺起眉,想到前面去問問,但又不合時宜。
唯有等到康熙問完話之後,再到前面去問他了。
外面又有一位大臣道:“啟稟皇上,方才皇上所言,‘東印度公司’云云,臣等亦有耳聞。但那所謂的公司地處南洋,與我國相距甚遠,即便有幾艘海船,也不成氣候。兩年前廣州都督搜沒到的火.器,還有前日查抄到的火.器,確是來自東印度公司無疑。可據他們的船員說,是因為在航海的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