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8章 趙傳薪數字講古,清末的法師,黃文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862年倫敦博覽會有2.9萬;1867年巴黎博覽會有5萬……

英國鐵路鋼鐵及機器的出口量,1845到1850年,以千噸為單位,分別是1300和5;而1860到1865則上升為2100和23;1870到1875是4050和44。

奧地利,從1852年到1875年蒸汽機的總馬力數增加了15倍。

鐵路建設的進展,1845年那會,歐洲擁有鐵路的國家為9個,到了1875年,擁有鐵路的國家達到了18個;而亞洲呢,1845年,擁有鐵路國家是1個,到了1875年還是1個。

除了這些冰冷冷的資料,趙傳薪還講了許多小事。

美國牛仔穿著牛仔服騎著高頭大馬挎著轉輪手槍西進,為西部帶來了毀滅和繁榮,他們羨慕有錢的中-產-階級生活,同時又鄙夷那些人沒有骨氣不思進取。

上世紀中葉,日本被強制開放港口,一個英國佬被殺,英美等西方聯軍隨意的朝鹿兒島開炮,日本人卻只能忍氣吞聲。卻不成想轉眼五十年過去了,日本和沙俄打仗能贏得一場重大勝利,讓列強側目,不敢小覷……

紐約的摩天大廈有多高,華爾街的證券市場多繁榮,經濟危機的波及有多廣,以及在他們工人間以“頭痛”為富貴病的流行趨勢……

澳大利亞的傳統農業,在模式上如今也沒多少改變。但是,大規模生產的陶瓷排水管大量埋入地下,掛在牆上和樹籬上的金屬細網和帶刺鐵絲網隨處可見。分明只是邊邊角角的改變,可農業增產卻十分可觀……

趙傳薪絮絮叨叨,不講革-命,不講差距,也不講理想,和孫公武喜歡的那些大言炎炎迥然不同。

但不知為何,他的話像墜落柏文蔚心頭的灼熱隕石,砸痛了最柔弱敏感處。

柏文蔚好像所有被拋進谷底絕望掙扎的人,反駁說:“我們老祖宗燒的瓷,比他們陶瓷管好;我們的拉絲工藝,比他們早上千年……”

趙傳薪齜牙笑:“啃祖宗和啃老一樣可恥,啃著手工業時代最原始的生產力,想要度過眼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時代難關,無疑是小馬拉大車。”

就像後世,一旦提到技術和生產力,在網上誰但凡敢說自己國家半個“不”字,一頂大帽子立刻給扣的死死的,各種啃祖宗崇古。

祖宗牛逼,那是祖宗努力的結果,跟你有個幾把關係?趕緊打螺絲追趕吧。

不食古,也不啃老,放過老父母土裡刨食掙來那點血汗吧。

啃老和啃祖宗都是懦弱和無力的表現,強者已經思考如何改變現狀和命運了。

柏文蔚抓耳撓腮,找不到反駁點,最後只得懷疑趙傳薪給出資料的真實性:“趙先生,這,你是如何知道的?”

這些資料哪來的?怕不是信口開河?

趙傳薪將雪茄掐滅,喝了一口茶淡淡道:“趙某產業多,但不管理。每每讓下屬蒐集歷史和現在資料資料,製成表格。於是旗下產業盈虧與否,算不算合格,一目瞭然。”

李光宗將趙傳薪的這個習慣學了個全,現在每天都要盯著互相追逐的資料走神,從旁人看一眼頭昏腦漲的成噸數字中,扒拉出喜怒哀樂、成王敗寇、雲捲雲舒。

周圍洋人議論紛紛。

我擦,原來你是這樣的趙傳薪。

原來歷史還可以這樣看?

柏文蔚先是不服氣,但旋即迴歸現實,心裡由衷升起欽佩。

他明白趙傳薪想表達什麼了。

即便趙傳薪此時興兵,勉強將列強全部趕走,也照樣不會打消列強對這片土地的覬覦,不會讓他們高看一眼。

他們的驕傲,乃至於自負,建立在工業化基礎、世界性經濟的巨大擴張和掠奪之上。

不是你多出幾桿槍就能贏得尊重,你得擁有在未來數十年,只要想,就能比別人造更多槍,更多炮,更多船,更多鋼鐵,更多鐵路,更多列車,更多高樓大廈的能力基礎上才有贏的希望,否則都是空談。

而趙傳薪被譽為“戰神”,或被毀為“屠夫”,強大至廝,也無法改變這種現狀。

他就算有能力帶人改朝換代,那其實也改變不了什麼,因為那道數百年積累的鴻溝,不是發發狠就能隨便填平的。

但他至少努力了,竊取成果這種事他難道不會幹麼?所有劃時代領域產業,他幾乎都有參與,在華爾街掀起了災難狂潮捲走的錢,全都投資了未來。

趙傳薪真的是表面上幹了好多事、又好像什麼都沒做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刁蠻老婆

仗劍天涯

秘銀權杖

千依頌

逆天戰魂訣

濁酒青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