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桂堂嬌,無上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等葉皓清責怪她隨便說話,喬氏身邊的綠竹就急匆匆了進門:“大少爺,昭國公府派了世子來送端午的節禮,現在正在書房和老爺說話。夫人叫你快去作陪呢。”
聞言,葉皓清頗有些奇怪:“秦爍?他怎麼來了。”
與陳是一樣,秦爍在這些世家之中,也頗為有名。
昭國公秦家是當今勳貴裡的頭一家,自皇上登極以來,昭國公秦英以皇帝心腹的身份領太尉一職,兼任右衛大將軍。昭國公府從此更加聖眷不衰,正是全盛之時。
秦爍此人更是陳是的完全反義詞,提起昭國公世子沒有不豎大拇指的。
他不單生得英俊昳麗,高大挺拔,更是聰慧絕頂,不遜其父。再過十年,只怕是“雛鳳清於老鳳聲”,成就還要高過秦英。
而且他從未因為自己昭國公世子的身份就胡作非為。反而是勤奮好學,行止進退有度,讓人挑不出錯處,連韋經行都稱讚不已。
有這麼個優秀的前同窗作比較,越發襯得陳是沒一樣拿得出手。
葉皓清有時候覺得只有這等有為青年才配得上自己妹妹。
不過他也是隻是就這麼隨便一想,又思忖著自家妹妹雖然敏慧,性格卻有些散漫。不觸及原則的事情,基本是不關己事不開口。
如果找個秦爍這樣精明強悍的,葉致怕是睡覺都得睜著一隻眼,未必是什麼好事。
葉致更是對這些人都沒什麼興趣。
小道八卦嘛,什麼紀王嗣王,什麼昭國公世子,聽聽就算了。
就是有點奇怪,秦家和葉家已經有兩三代沒有直接聯姻了,關係算是不近不遠。
好端端的怎麼派了世子來送節禮。
綠竹在旁邊不停催著:“大少爺,趕緊去吧,去遲了,怕是要被人說我們怠慢。”
葉皓清只好又叮囑了葉致幾句“不可任性”之類的話,跟著綠竹去了。
葉皓清自去應酬,葉致閒的無事,又不想往喬氏身邊湊。
想想昨日剛剛和葉數和解,不如表現出做長姐的大度,去看看葉數。
***
這廂邊喬氏主持完府中例行之事,就和劉姨娘出了小花廳,走到花園裡的涼亭坐了下來。
喬氏要和劉姨娘說些體己話,在這種地方是最好不過的。亭子裡視野開闊,是別人看得到她,不靠近卻聽不到她說些什麼。如果有心之人靠近,她也遠遠地就能看到。
遣退了身邊服侍的人,喬氏命她們在不遠處守著,只留下劉姨娘在自己身邊坐下。
清漪和擷雲兩個大丫鬟帶著人遠遠守著,劉姨娘見她們都遠遠走開了,才壓低聲音問:“夫人是擔心大姑娘?”
她是喬氏從鎮遠侯府帶來的陪嫁丫鬟,自幼赤膽忠心的,心裡只有一個喬氏。喬氏懷著葉皓清的時候,就按府裡的舊規矩抬舉了她做姨娘。
劉姨娘既然得主子看重,又是當家夫人的心腹,在葉府很有些臉面。
她卻不是那等輕狂人,一味地只會調三斡四教唆主子,反而是處處為喬氏打算。
後來又有了葉致,便多了很多隱秘之事不足為外人道,大房上下除了葉伯承和喬氏夫妻倆,便只有一個劉姨娘知情。
喬氏嘆了口氣:“婉真,你說這可怎麼是好。怎麼偏偏是三爺四爺得了皇上的青眼。前幾日有風聲說,四叔的官位,只怕又要升了!”
提到三房四房,劉姨娘也是憂心忡忡,卻也不好表露在臉上,徒增喬氏的煩惱:“夫人別急,就算四爺升到二品大員,畢竟不是老夫人嫡出的,上面又還有三爺這個同胞哥哥。雖然我朝立長還是立賢從來沒個定論,可老爺也是早早請封世子的,行事也從來沒什麼錯處。皇上再怎麼偏心四老爺,要奪了爵位賞給他,總得要有個站得住腳的理由吧?”
喬氏何嘗不懂這些,只是她關心則亂,心裡有擔心著葉致。
葉家現在看著是花團錦簇一團和氣,其實四房人私底下早就分成了幾派。
葉伯承這個世子之位子坐得並不穩當。
老爺們這一輩,共有四男一女。
葉貴妃是極小的,後又因為德才孝賢,早早便被選入了當時的四皇子府,也就是當今皇上的潛邸。只是因為庶出的身份,入府時只封了孺人的位份。
當時儲位虛懸,四皇子陳恆和六皇子陳慳兩派之間爭鬥得十分厲害。葉家把女兒送進四皇子府裡,也等於是站了隊。
誰知先帝卻流露出傾向於九皇子陳惜的意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