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桂堂嬌,無上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惜意氣崢嶸,五六歲便有破甕救兒之謀,不過十三四的年紀就跟著榮國公遠征塞外。都說他軍政皆優,是‘上馬能擊胡,下馬寫春秋’,連韋經行都贊他是曠世不遇的奇才。

如果不是陳惜代先皇下江南巡狩時突染時疫,導致回京不久後便暴病而亡,當今皇上能不能坐上龍椅只怕還兩說!

陳惜走得突然,連婚都未成,更沒有留下子嗣。

即使先帝輟朝三日,又追封陳惜為烈王,為他極盡死後的哀榮。卻也掩蓋不了九王一脈已經絕嗣的事實。

之後不過月餘時間,先帝就下旨封四皇子陳恆為太子。

就有些不知從哪裡來的訊息,說陳惜是被這個和他最親密的四哥下毒害死的。

誰都知道陳惜死前的下午,只見過陳恆一個人。

先帝的旨意,也被認定是在痛失愛子後,對四皇子以及他身後徐皇后的強大母族之妥協。

不然這時間掐的未免有些太巧!

先帝的龍體早就不成了,又接二連三的受了打擊,在陳恆受封太子後半年,便龍御歸天。

陳恆繼位成為新帝,為了方便避諱,更名為昂。

當時的葉家雖然支援四皇子,葉伯承卻與陳惜最要好。

新帝登極之後,葉家這個世子便不怎麼入他眼了。

葉伯承能和陳惜交好,也不是平庸之輩。

可他與陳惜的惺惺相惜,在皇上面前,便成了眼中釘肉中刺。

原本的大好前程,就在這麼耽擱下來。

葉伯承自己倒也沉得住氣,頗有些淡看庭前花開花落的意思。

到現在,還是窩在翰林院裡,做一個無所事事的侍講學士。

想挪個窩都難。

“我是擔心,三房四房最近動作頻頻,難不成是有所依仗?”喬氏欲言又止。

劉姨娘神色一凜:“夫人的意思是,皇上對三老爺四老爺……有所承諾?”

喬氏就嘆了口氣,語氣雖然還是很溫和,卻帶出了隱隱憂慮:“這話怎麼好亂講。許是我想多了,今上一貫以明君自居,想來不會毫無緣故就做出這種事情。”

貴妃葉氏閨名孟嫻,死在皇上登極後的第二年。

登極稱帝之後,皇上按照舊例,隔了一年才大封六宮。

葉氏是整個後宮中除了皇后伴駕最久的人,順理成章也就被封為正二品九嬪之首的昭儀。

皇帝對葉氏算不上專寵,卻一直相當厚待。葉家更是不曾想到,自打過了春節,葉氏就開始纏綿病榻。

皇宮裡什麼沒有?王皇后也是不是刻薄善妒的人。血燕人參等等補品是潑水一樣的用著,卻還是像是填進了無底洞,葉氏總不見好轉。拖了一年的光景便薨了。

葉氏時年二十一歲,詔贈貴妃。

也不知道是什麼緣故,葉貴妃死後,和她一母同胞的兩個哥哥,葉季承和葉叔承,就此入了皇帝的眼。

原本碌碌無為的兩個人,就此仕途一帆風順起來。

特別是四老爺葉叔承,本來只是個六品的昭武副尉,不過三年時間就做到了正五品兵部武選司郎中。

如今又有風聲,說葉叔承資歷熬得差不多,又該到升遷的時候。

照這麼下去,葉叔承就算只是熬資歷,也早晚要做到二品的封疆大吏。

到那時候,如果葉叔承猝然發難,葉伯承一個小小的侍講學士,拿什麼和他對抗?

春末夏初的風已經帶著微醺的熱意,風安靜的拂過,喬氏額頭上卻冒出了細細密密的汗珠。

劉姨娘嚇了一跳,趕忙上前握住她的手:“夫人!夫人也是想偏了,如果老爺處境艱難,昭國公世子何必來了就直接拜見了老爺!”

這一句如晨鐘暮鼓,使得喬氏清醒過來。

昭國公秦英是皇上的心腹,如果皇上真有意要打壓葉伯承,秦英又何必專門派了世子秦爍前來送節禮,還巴巴地見了葉伯承。

就算秦家捧一踩一,只見葉季承或者葉叔承,難道葉家還敢為葉伯承抱不平不成。

又不是好日子過膩了!

喬氏頷首,臉上終於又露出了幾分喜色:“是我想岔了!不過英國公突然派了世子過來嗎,我就有點疑惑。你讓冬榮到那邊等著,秦世子一走,就叫大少爺馬上來見我。”

劉姨娘笑盈盈地應了聲是,轉身出了涼亭,招手喚站在遠處的冬榮過來。

如此這般地吩咐了一番,冬榮雖然不知道發生些什麼,卻也明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甜妻:厲先生的私寵

秋二月

罌粟妖妃

笑傲網路

炮灰npc成了全員白月光

枕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