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8章 童貫定計,方臘籌謀,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焰耀動,升起縷縷青煙,一陣陣清幽雅緻的異香,撲鼻而來,深吸一口,香氣入脾,開經透骨,清神理氣,且留香持久。

道君皇帝聞得此香,不由誇道:“愛卿果真能幹,竟造得如此奇香明燭,天上人間少有!今日正好把此燭帶去清寶錄宮孝敬神明,愛卿可多多督造一些來,日後宮中就用此香燭。“

“遵官家旨!”王黼應聲後,隻字不敢提東南之事,禮送道君皇帝離去後,就匆匆回府。

回到府裡,他心中卻愈發猶豫,反覆考量之下,依舊決定先不將方臘之事報上……

東南大多數官員都怕得罪蔡京、王黼、朱勔三人,但不怕的人裡卻有一個是兩淮路轉運使陳遘。

政和年間,這陳遘曾因直言得罪蔡京,被貶歸故里,後來竟又被直接起用,道君皇帝居然還給他升了官,隨後一路亨通,做到兩淮轉運,這次進京如不出意外,肯定是要接一路安撫使的。

他這個人直率,樣貌又不錯,落在道君皇帝眼中,就是孤忠的臣子,道君皇帝看他順眼,所以才一路提拔。

陳遘原是京官,曾在東京置辦家業,此時在家中等待朝令,便收到了陳建的來信。

他一看信上所寫,立刻吃了一驚,急忙又仔細詢問來人,聽說方臘大軍已經向杭州逼近,卻因王黼、朱勔欺瞞,致使朝廷援軍遲遲不向東南發兵,未免心中大惡。

陳遘自是對道君皇帝忠心,左右思索此事不報不行,但王黼從中擋路,就要想法子繞過王黼直接向道君皇帝稟奏,可他現在待命在家,沒有差遣不能上朝,也不能入宮,就得想個旁的辦法。

最後他思來唸去,看著陳建送過的金銀財物,心生一計,不由想到了內侍省都押班張迪。

張迪愛財,只要在張迪那裡使上銀子,讓張迪幫忙把奏章遞上去,那麼此事基本會成。

陳遘說辦就辦,當天夜裡就想辦法約出張迪,將事情一說,張迪也是大驚,又見了一車金銀,便承攬下此事。

第二日下朝,道君皇帝去太清小築抄寫經文,張迪瞅瞅四下無人,心內念著那一車金銀珠寶,當即跪下,手舉陳遘奏章和陳建書信,顫顫悠悠道:“官家,東南出了天大亂子,卑奴不敢不向官家稟報!”

道君皇帝不怕聽“天下太平”幾字,聽上千遍萬遍都行,而且越聽越愛聽,但只聽一次這“天大的亂子”就覺得刺耳,緊皺眉頭看向張迪。

張迪那裡不瞭解道君皇帝脾性,但他潑皮出身,此刻既然開口了,就索性一路做下去,大不了受頓板子就是,以前又不是沒有捱過。

他道:“官家,睦州失守,歙州失守,江南的賊軍已經逼近杭州了啊!”

道君皇帝聞言一愣,惱怒上前,一把扯過張迪手裡的摺子,便攤開看去。

這一看之下,他臉色難看起來,隨後狠狠地把奏摺丟到桌上,呆了片刻後,忽然吼道:“張迪!”

“卑奴在!”張迪頓時嚇了一大跳,以為道君皇帝要怪罪於他,不免有些後悔接了那車金銀。

“速召童貫覲見!”

“是,官家!“張迪聞言這才鬆了一口氣,起身向外跑去。

半個時辰後,童貫和張迪滿頭大汗地進了書齋。

道君皇帝把陳遘的奏摺,還有陳建的信遞給童貫,童貫看過之後,兩人低聲說了幾句,道君皇帝陰沉著臉色道:“張迪,喚王黼過來!”

又是半個多時辰,王黼進來,一看道君皇帝臉色,還有旁邊怒目圓睜的童貫,心下便知可能是江南事發了。

“王黼,方臘作亂,東南大震,你竟敢欺瞞朕,隱而不奏?”道君皇帝劈頭問道。

王黼急忙“撲通”跪下,捧出前幾天就準備好的應急奏章,流著淚道:“微臣早就想上奏,又恐陛下分心修行,故拖延了些時日,微臣不能為國分憂,罪該萬死!”

道君皇帝接過奏章看了一遍,臉色才漸舒緩:“寇賊如此猖獗,攻城陷州,你有何良策?“

王黼眼珠溜了一下旁邊的童貫,道:“微臣望官家責令杭州知府趙霆固守杭州,浙西路安撫使陳建速調兵馬剿寇。”

童貫冷笑道:“浙西路都監蔡遵、顏坦已經為國捐軀,安撫使陳建已是自身難保!”

道君皇帝將陳建的信摔給王黼:“你自己看,兩浙路,兩江路是富庶之地,是我朝糧倉錢庫,若失去東南半壁,江山豈不危矣!”

王黼聞言不敢言語,童貫開口道:“官家,臣倒有一策可用!”

道君皇帝忙道:“童愛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金手指

鋼城小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