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童貫定計,方臘籌謀
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8章 童貫定計,方臘籌謀,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快說來聽。”
“官家應速擬詔書,下詔招撫方臘,若他招安最好,不招安的話也以詔書先穩住他,然後趁此機會一面檢合京畿禁軍,一面宣調西軍精銳,到時一起南下討賊!”
道君皇帝聞言道:“此計甚好,朕就擬旨頒詔招撫方臘,再整軍以做討賊準備!”
杭州城外,方臘大營連綿不絕,幾乎把杭州城包圍個水洩不通。
這時有中軍官進帥帳稟報:“聖公,帳外有宋國的使者,自稱從東京開封府來,一行十幾人要見聖公。”
方臘未待說話,旁邊的方百花立刻道:“刀斧手何在?快把宋朝使者押進來當眾砍了!”
刀斧手喝了堂威,各拿刀槍要去捉拿使者,忽然旁邊班中閃出一人道:“且慢!”
眾將一看乃是陳凡,方百花皺眉問道:“陳將軍有何話說?”
陳凡道:“可先叫使者進來,看他說出什麼話,從中探聽一下宋軍的虛實動靜,作出對策後再殺亦是不遲。”
方臘在案後不由點頭:“陳將軍言之有理,喚那使者進帳!”
這東京派來的使者姓張名忠,有五品官身,乃是童貫的乾兒子,他倒也沒甚麼特殊本領,就是具些膽量,此刻在帳外一聽叫他,便邁開方步昂首直入。
待進入帥帳,數列赳赳兵丁,個個執戟持矛,挎刀仗劍,寒光閃閃,張忠由不得心裡打了個冷顫,倒吸一口涼氣,不由暗思,這番出使賊穴,怕要凶多吉少。
他硬著頭皮走上前去,自報家門,然後述說了來意,就見兩旁眾人皆怒目瞪視。
方臘衝兩旁一壓手:“趙佶可有書信?”
張忠聞言,立刻從身上摸出聖旨,也不敢讓對方跪拜,只是展開高聲誦道:
大宋天子招安書,朕聞江南睦州等處,山澤野嶺,久失王化,所以倡亂,皆廢讀儒家之故也,刁民方臘等嘯聚山林,騷擾州縣,萬民塗炭,國無寧日,朕心何安?
正讀著,一邊惱了幾十名將官,鄭彪直氣得虎鬚倒豎,怒目圓睜,右手按住劍柄,左手指著張忠:“量你只不過是宋朝昏君豢養的一個奸佞小狗,竟敢犯我聖公皇帝的名諱,就是昏君趙佶自己來,見了我家聖公也要跪下磕頭!”
“跪下!跪下!”兩旁眾將一片吆喝。
方十九從鯊魚鞘內抽出寶劍,大喝一聲,“狗賊,還不快跪下!你有幾顆腦袋,竟敢藐視聖公?”
“跪下!跪下!再不跪下打斷你的狗腿!”帳下大小將校又是一陣怒吼。
張忠何曾見過這個,就算原本膽大也驚慌失措冷汗浸浸,兩腿一軟,撲通一聲雙膝跪倒,哆哆嗦嗦地說:“下官給聖公叩頭……”
方十九上前搶過聖旨送給方臘,方臘在帥案上開啟接著往下看去:
……天下自行供奉以來,朱勔數違朕意,濫行花綱徭役,致使田園荒蕪,餓殍載道,元元黎民流離失所。或有妖妄之說,聚寇倡亂,騷然天下,或殺官劫富,攻城掠地,群盜蜂起,哀聲遍地,慘不忍睹。朕夙以慈善為本,憐憫垂恩,只要方臘等能率眾來歸,其所屬黨徒兇頑,並特與恩免,一切不問,又其中有功者,封官賜職,即優與推賞。
欽此!
方臘看後一言不發,半晌,忽然伸手向詔書抹去,手掌過後,那詔書竟然粉碎如屑,他振臂一揚,布屑直向張忠面門慣去,便打了張忠一頭一臉,鮮血直流。
張忠嚇得膽顫心驚,急忙趴在地下叩頭,“聖公,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啊!”
方臘冷哼一聲,兩邊過來刀斧手,先打落他的官帽,又束肩攏腕捆了個結實,拖出大帳之外。
片刻斬了張忠,外面隨行之人都嚇得魂不附體,被押進帳內。
方臘看著這行人冷冷道:“你們將那人的頭顱帶回東京,給昏君趙佶,就說本聖公早晚要拿下東京取他狗命,可能辦到?”
一行人急忙叩頭應諾,只求早點離開此處。
將這些使者亂棍打出去後,方臘道:“趙佶得知使者被殺,招安不成,決不肯善罷干休,不久大兵就要壓來,諸將有何妙策?”
呂將道:“聖公應迅速奪取杭州,再出兵分道襲取江寧、潤州、常州、蘇州等地,扼守長江天塹,攔阻宋軍南渡,江南諸州軍的官兵懦弱,孤軍無援,不足為慮,聖公再聯絡各地群雄會獵於江左,奪得江南半壁江山,就如那說三分詞話所行,到時縱算曹孟德再生,也無奈孫權如何!”
“呂先生乃金石之論。”汪公老佛亦道:“兵法有云,兵貴神速乘其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