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幫源即位,漆園誓師
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6章 幫源即位,漆園誓師,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睦州,青溪縣。
明教教主方臘,在入冬之後做了三件事。
這三件事皆因他讀史而起。
想要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必須謀劃周全,雖然明教可以做為他起事的根基,但他也知道,天下並非人人都會信奉明教。
趙宋有一個皇帝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所以他想從史書裡再尋覓一些受人擁戴的辦法。
他讀到秦朝陳王起兵之事,竟是先從魚腹中得了天書字跡,說他合該當為王,身邊眾人相信不疑,後來又有神人夜呼陳勝王,隨即才扯旗造反,揭竿而起,響應他的人何止數萬。
又讀後漢的天師張角起兵,以得天書為辭,弟兄三人自居天公、地公、人公之位,幾乎得了漢朝天下。
方臘據此苦思冥想,便思得了幾條妙計。
就在入冬後的一天早晨,方臘帶著一眾明教教徒,去往幫源洞前的青石坪演兵,路過一處谷口,他忽然抬頭沉聲喝道:“此處莫不是神仙洞府?”
眾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往上一看,只見山谷口祥雲繚繞,裡面骨嘟嘟地放出紫霧,谷口被十幾棵古松遮罩著,如同華蓋,陽光從松枝葉縫中撒下來,落在雲霧中,把霧染成一團紫靄彤雲,端得是霞光萬道,瑞彩千條,十分壯觀。
眾教徒都拍手稱讚,齊道:“好看,往年從來沒見過此處能吞吐祥雲,如此景色太美!”
旁邊的鶴王方十九見狀便道:“我想起來了,這谷口壁上有一個山洞,聽鄉中老人說,仙人呂洞賓曾在此修煉,莫不是最近裡面有寶物出世,故爾放出祥雲紫霧?”
方臘捻鬚思索道:“我等何不上去看看,亦飽嘗一下眼福。”
說罷他前頭帶路,後方跟著眾人,攀藤附葛,好不容易才登上谷口,鑽進紫色祥雲裡面。
上面哪裡又是祥雲,簡直是瀰漫的重霧,又好象是下小雨,浸得衣服溼漉漉的,在古松下面的石壁上現出一個古洞。
方臘一雙紫色大袖揮舞,打飛亂枝,震碎荊叢,當先鑽了進去,才走有十來步遠,面前現出一張石床,石床上面放著一個黃綾子包裹著的木盒。
他立刻驚喜道:“這一定是仙人賜下,我等先不要啟開看,等今晚的經義大會,當眾開啟,是禍是福,讓眾家弟兄同時知道,也顯得我們在教無私。”
當晚經義大會,各村各寨使者教首都到,方臘命人捧出黃綾盒供在明尊像前,這天乃是五大法王之一的黑毛虎王鄭彪當值,先焚香祈禱,靜默行禮已畢,親自淨手開盒。
掀開寶盒一看,盒內無有別物,乃是一張黃紙書文,其字為蝌蚪小篆文,極難辨認,鄭彪看了半天,又驚又喜,粗聲叫道:“這天書寫有一句話,待我讀與大家聽,上面寫著得天書者方臘,是天王太子降世……”
眾教首、弟子一時歡呼雷動,自此方臘威望更高,人人尊敬,此事一傳十,十傳百,左右三、五十里遠近沒有不知道的。
第二件事則是一日清早,方肥帶人陪著方臘前往漆園,在過桐溪時,方肥突然驚叫:“聖公快看,我見到溪水中你的身影穿著龍袍,戴著皇冠,啊……聖公原來是皇帝!”
方臘俯身一看,只看見清清的溪水中一個四方臉膛,身形高大,衣著如舊的自己,與平日並無二樣。
這時旁邊的方十九搶著道:“聖公果然已身著皇袍,頭戴皇冠!”
方臘笑笑,便不再言語,還對著溪水左右看了看,理了理那身舊衣裳,似真穿了龍袍一般。
方十九邊跑邊喊:“聖公是皇帝了,聖公是皇帝了!”
不幾日,青溪也就人人皆知此事,後來此被稱為“臨溪顧影,自見其冠服如王者”。
第三件事,在一次講經義前,已經退任光明左使的汪老佛忽然到來,捋著銀白長鬚對眾教徒道:“昨日半夜子時,我夜觀天象,眼見天上一顆明星落在梓桐源的萬年樓之上,梓桐源乃是出天子、出皇帝的聖地,萬年樓有皇家氣脈相承,我看此事定有原委,不妨前往萬年樓察個究竟。”
這萬年樓其實有個說法,在唐高宗永徽年間,睦州出過一名奇女子,名喚陳碩真,自稱是天上九天玄女下凡,太上老君收徒,於是自號“文佳皇帝”,在睦州清溪縣的覆船山攜六甲四十八黨,率領百姓造反。
後來雖然陳碩真失敗,但此事影響甚大,尤其在睦州一帶,從此傳出了天子基,石門九把鎖、皇帝都來走,萬年樓,須彌山、覆船山也、主峰擱船尖的傳說。
萬年樓就在陳碩真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