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幫源即位,漆園誓師
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6章 幫源即位,漆園誓師,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家梓桐源,年久失修,已經成為一座野戲臺。
在場眾人聽汪老佛所言皆驚訝,便稍歇經義,前往梓桐源萬年樓去看,待上得萬年樓後,都屏聲息氣,四處觀望,這時,汪公老佛手指橫樑道:“這橫樑之上似有雷劈的焦印,哪位上去看看?“
眾人抬頭望去,那橫樑離地三四丈餘,約摸三尺來粗,一個大人都難以合抱,精雕細刻著龍騰雲海的圖案,上面果有一道焦印,似雷劈過一般。
陳凡在旁道一聲:“待我上去瞧瞧!”他話音未落,便如猿猴般攀上龍騰雲海的大梁,一陣摸索,厚厚的塵灰落下,突然大叫:“果然有物件!”
眾人正仰著脖子等待,齊聲道:“快拿下來看看!“
陳凡一個猿猴倒掛,將手中那沾滿灰塵的黃綢緞面包著的長方物件遞下。
方十九雙手接牢,開啟包裹一看,原是一本陳舊的《明尊本願經》,只見黃表扉頁上畫著一幅符碟圖:一根獨木如傘的蓋頂房屋,正燒著熊熊烈火,千萬人頭攢湧,唯獨一人高大出眾,舉著火把。
第二頁則工工整整寫著四句詩:
寶蓋蓋木木已朽,草木一秋燒著走。
臘祭百神出聖公,元元萬眾出頭首!
方十九誦讀後,便恭恭敬敬地交給汪公老佛。
汪公老佛接過一看,大喜過望,高聲道:“這是符牒呀!方當代宋,聖公果真是天子下凡!“
這時在場的一些教首不解,方肥便在旁解釋此詩含義,乃預兆大宋獨木已朽,要遭火燒,趙宋皇帝將像喪家犬到處流亡,而聖公應為眾人之首領,這符牒圖和詩文正好是相配。”
汪公老佛正色道:“教主既然已得天書符牒,我們理應擁戴教主為君,從今往後,凡我明教教徒都尊聖公為皇帝,大家意下如何?”
方臘此刻一臉謙遜正待推辭,眾人卻一起俯身行禮,齊聲呼道:“見過聖公皇帝!”
方臘只好一聲長嘆,雙手舉起又放下:“既然天意如此,我只好愧受,定不負諸位厚望,誓與諸位同富貴,共生死!”
萬年樓上一時歡呼雷動。
聖公方臘在梓桐源萬年樓得符牒的訊息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不旬日,信奉明教,尊奉聖公者竟達數萬之眾,真如烈火燎原,越燒越旺!
大宋宣和二年,十一月中,幫源洞明教總壇,舉行總教主方臘登基大典。
此刻,各路各州已建立分壇的教首皆來,其中以兩漸路、江南東西路為數最多,這四路遭受花石之擾、貪官之災最為嚴重,明教也發展最為順利。
所有教首均穿胸前繡有火焰的白袍,白色象徵心地純正,火焰象徵光明,崇尚光明是明教教旨。
登基大典在洞內聖殿舉行,聖殿西面漢白玉平臺上立著一尊純金鑄造的明尊像,塑像右邊坐著總教主方臘,旁邊坐著教母邵玉仙。
殿前的左右各有宿衛十二行,每行十人,手上皆拿朱絡盾刀、烏戟、五色幡,各有名號,一切都依天子儀衛。
眾人簇擁方臘升了御座,立為聖公皇帝,只見方臘此刻頭戴平天冠,身穿絳紗蟒袍,蟒袍上刺繡烏龍探爪,足蹬無憂履,坐在龍書案後,有團龍扇四對,背後而立,眾人則分文武兩班站立。
龍案上放著玉璽,名為玉璽,其實非金非玉,乃是紫檀木雕成,一切草創,甚為簡陋。
方臘立邵氏為正宮皇后,長子方書為太子,封次子方毫為吳王,封汪公老佛為護國軍師總領軍政內外大事,陳箍桶為太師,方肥為宰相,方六、包道乙為尚書,方七佛為兵馬大元帥,方百花為女軍首領,其餘陳凡、方傑、鄧元覺、厲天閏,石寶,龐萬春,方十九、鄭彪、童古、王寅、周精豹、方天定、徐方、夏侯成、章虎、童谷、陸傑、黃顯山、花延其、姚金州、魯梁、唐鐸、袁俊、許翼等等二三十人皆封為大將軍,其餘文官謀臣都有封號。
封賞已罷,眾人舞拜謝恩,方臘將手一揮,“免了,免了!”眾官隨即各歸兩班侍立。
方臘宣佈廢大宋宣和年號,改元“永樂”,國號聖朝,稱聖公皇帝。
隨後再道:“朕一心要救百姓脫離苦海,所以早就立下宗旨,要殺盡貪官汙吏,推翻大宋,建一個是法平等的永樂聖朝,想不到今日卻即九五尊位,眾弟兄卻莫以君臣大禮所拘,壞了明教情分。”
眾人感恩拜謝。
自此方臘做了聖公皇帝,人馬日多,操事的人也多了,一時勤於政務,籌糧備草,煮鹽冶鐵,演練人馬,裡裡外外搞得井井有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