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陛見
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一章 陛見,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西湖遇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迫切歸來,倒是如今天熱,聽說前陣子父皇有點熱傷風,您還是多注意休息。”朱高煦靈機一動,換了個說法道。
“朕沒事,都坐吧,別站著了。”朱棣擺手道。
朱高煦鬆了口氣,點頭答應後,又拎過來一個錦墩自己坐了,姜星火則在朱高熾方才坐的錦墩上坐下。
姜星火剛要跟朱棣說說江南的情況和他剛才在五軍都督的事情,朱棣卻直接把朝鮮方面的奏摺扔給了姜星火,說道:“國師看看,能不能看出來什麼門道。”
朱棣既然這麼做,一定是有些意圖在裡面的,姜星火倒也不急於一時了,他翻了翻奏摺,卻不成想,一看奏摺,裡面真是疑點滿滿。
“朝鮮沒了濟州島,戰馬數量還這麼多?一次就能交易上千匹不對,價格不對,還有進貢水牛是做什麼,給江南用的?”
今年年初的時候,為了攻略日本做準備,在大明的威嚇之下,朝鮮國王李芳遠不得已把濟州島割讓給了大明,按理說,沒了這個重要養馬地,朝鮮應該不至於出手這麼闊綽才是。
戰馬在這個時代可是不折不扣的戰略物資,幾十匹都是大買賣,更何況是上千匹。
“俺記得這李芳遠認識父皇?”
朱棣沒有直接解釋,而是點了點頭說道:“朕與李芳遠上次見面,還是洪武二十七年的時候,那時候朕是燕王,李芳遠是朝鮮五王子,他是來代表李成桂給大明賠罪的,帶了二十匹好馬進貢,走到遼東就都被女真人給劫了,到了北平見了朕,哭的跟個淚人似地,還是朕借了他四十匹良馬,方才讓他平安無恙這個人情,他李芳遠得還吶。”
姜星火倒是沒想到兩人還有這段過往,如果僅僅是還人情,這段故事聽起來倒是挺講義氣的,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姜星火掂量了一下手中的奏摺:“陛下怕是沒說完吧。”
“國師果然聰明!”
朱棣突然哈哈大笑了起來,道:“話是此話,原因卻非是這般,實話說了吧,這是朕聽了國師關於女真的預測,打算想個法子削弱朝鮮的軍力女真人就是大明養的一條狗,用來對付朝鮮的,若是能直接削弱朝鮮,女真人自然失去了利用價值。”
經過朱棣的一番解釋,姜星火方才明白過來這封看似不起眼的奏摺裡,所蘊含的深意。
高麗作為元朝的徵東行省的時候,整個朝鮮半島都成了元朝的養馬場,元朝甚至把來自中亞的優良戰馬送到高麗進行大規模的繁殖和養育,因此繼承了高麗家底的朝鮮王國,在明初這個時期,有著極為龐大的戰馬儲備,甚至可以輕鬆地出動數萬騎兵,這也是朝鮮敢偷偷摸摸向北推邊界線的底氣所在。
而朱棣為了削弱朝鮮的軍力,採取了兩種手段,一種是以市價三分之一的價格強制朝鮮交易戰馬,名為貿易榷市,實際上就是強搶,這交易做了就是自我閹割國力軍力,不做就是給大明開戰的藉口,李芳遠也無奈得很;另一種則是強迫朝鮮進貢水牛,大明本身沒有那麼缺水牛而是更缺黃牛,一般情況下即便是缺什麼,也不會一下子要其他宗藩體系內的國家進貢幾萬頭,那吃相太難看,大明還是要臉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朝鮮軍隊除了騎兵頗有實力,弓箭兵也很厲害,而水牛角和水牛筋是製作弓箭的優質材料,這相當於直接撅了原材料的根。
沒了弓和馬,朝鮮軍隊自然就戰力大減了。
至於李芳遠的父兄生病了,好吧,恐怕是李芳遠的心病才對。
李芳遠跟朱棣一樣,是篡位上位的,不同的是李芳遠的父兄還活著,朱棣的父兄早都死光了明面上李芳遠是給父兄求藥,實際上,是在結合能否按照洪武朝舊制賜給金印龜紐一事,來一起試探明朝的態度,到底承不承認他這個篡位者的合法性。
朱棣輕飄飄地說道:“朕打算賜李芳遠和他的王后,金印、誥命、冕服、九章、圭玉、珮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墜、經籍、八思巴文銀幣等物,藥材都讓太醫院送,那五十匹棉布朕也不要他的了,一併送回去,每年給朕交易一千匹戰馬,每隔數年進貢一批水牛就好了,國師以為處置的是否妥當?”
這便是給了李芳遠面子,讓他失了裡子的意思了。
大明的賞賜不是那麼好拿的,尤其是這一大串儀式用品,得用戰馬和水牛來換。
姜星火思索片刻,答道:
“其他都還妥當,不過姜某以為,朝鮮與安南一南一北,安南三百多萬人口,朝鮮六百多萬人口,加起來就是一千萬人口的市場,這五十匹棉布倒是個由頭朝鮮人對大明低價買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