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六章 三楊,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西湖遇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說孔希路和新學的首倡者姜星火鬧矛盾了,具體原因不知,出頭的椽子先爛,孔希路反正是遭殃了。”

“新學,什麼新學啊?我怎麼沒聽說過。”

“姜星火那套學問唄,難怪孔希路會被錦衣衛抓起來,這肯定是和姜星火脫不開關係!”

“不可胡言亂語,孔公威望如此之高,這種謠傳一旦傳揚開,不僅僅是姜星火,就連整個新學都要遭殃!”

“這有何妨?難道理學不是國朝正統學問嗎?理學的學子就不是人嗎?我就是理學的忠實擁躉!”

南京城裡,人心浮動,各種謠言四散,有人說是孔希路所代表的的理學和姜星火所代表的新學之間的爭鬥,也有人說是錦衣衛想要借題發揮,還有人說是因為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無論哪種版本,對輿論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姜星火的新學從誕生開始,便受到了廣泛的質疑,這一次的風波愈演愈烈,彷彿一場席捲天下的暴風雨即將降臨。

孔希路是孔子的後人,也是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士林中,絕大多數人都尊敬他、信服他。

現在,這個他們尊敬、信服的人卻被錦衣衛抓走,幾乎讓人感覺自己的精神支柱動搖了。

不管是誰,遇到這樣的事情,第一反應都會害怕和惶恐,特別是剛剛從快樂的建文時期走來的國子監的學子們,他們對未來也充滿了迷茫。

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緒。

這件事情就像是一粒石子扔進湖水中,湖水濺起的漣漪擴散開去。

新學是一門剛剛興起不久的學問,它的出現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但是也惹怒了很多人。

在大明,學者和文官密不可分,學術上的事情,嚴格地來說,就是廟堂上的事情。

這是一股龐大而複雜的廟堂漩渦,一旦新學冒頭,其實便註定不可避免的要成為弄潮兒,之所以現在才越滾越大,乃至於跟變法攪在一起,只能說是風雲際會到此時了。

而這一切,都源於姜星火看似極不理智的舉動。

錦衣衛抓人的說法,糊弄糊弄士子們還行,在官員的眼裡,永樂帝肯定不會有任何表態,而沒有姜星火的授意,剛官復原職的紀綱敢抓孔希路這樣的人嗎?

本來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式來應對孔希路的進京,然而此時卻引起了軒然大波。

姜星火此舉不止引起了士林輿論沸騰,還使得朝堂之上的形勢微妙變化,這使得很多文官也感受到了威脅,甚至連內閣都隱隱有些顧忌。

——————

“大皇子殿下,今日姜星火惹出禍端,陛下必然會召對詢問,到時您打算如何應對呢?”

朱高熾的府邸裡,楊士奇問道。

作為大明的常務副皇帝,朱高熾如今實際上履行著皇帝的職責,負責處理天下大事,對於孔希路進京早有耳聞,但因為顧及太多,加上很多人對孔希路頗為推崇,所以他覺得並無什麼大礙,並未插手此事。

“先靜觀其變吧。”

朱高熾坐在椅子上,咳嗽了兩聲道:“軍中鬧騰得很,父皇最近心情不佳,我想這個時候沒人敢跳出來蹦噠,而且或許是父皇默許姜先生來做這件事的。”

以楊渤為正使前往安南調查的使團,在姜星火解決完番使傷人案後兩天就已經回來了,帶回來的訊息準確無誤,胡氏確係權臣篡國,並且偽造了一系列東西來欺瞞大明。

大明的戰爭機器已然開動,徵安南是個板上釘釘的事情,在此之前最讓朱棣煩心的就是將軍們的將階評定問題。

這個問題非常棘手,燕軍裡的不同派系的平衡,原本南軍的降將們的情緒,這些都是要考量的,畢竟現在朱棣是坐天下的,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而評定等級本身就蘊含著某種排序,正所謂“凡有血性,必起爭心”,怎麼樣才能讓這些血氣方剛的將軍們服氣最起碼得表面服氣,是要仔細權衡考量一番的,中間還少不了各種暗示和勸說以及妥協。

只能說,姜星火給他找了個好活。

楊榮在一旁沉吟了幾息,方才謹慎地說道:

“不過我倒是有些奇怪,按照常理來說,姜星火做事是很周全的一個人,為什麼會幹這種冒失的事情呢?會不會是有什麼謀劃在裡面?”

原本往日還算是門庭若市的大皇子府邸裡,此時其實並沒有幾個人。

這便是說,永樂內閣原本有七人,解縉、胡廣、黃淮、楊士奇、金幼孜、胡儼、楊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