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三楊
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六章 三楊,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西湖遇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解縉已經交卸了內閣差事,去了總裁變法事務衙門當他的《明報》總編,專業對口,乾的是有滋有味;原本在內閣裡排序僅在解縉之後的黃淮,則是調任到了跟他重名的黃淮布政使司任由參議(從四品);而胡儼也在這一輪文官職位調整中升官去了國子監擔任祭酒;“二金”裡面的金幼孜一貫是永樂帝的孤臣,跟內閣玩不到一塊去,也很少來大皇子朱高熾的府邸上登門拜訪。
所以內閣實際上就剩下了胡廣、楊士奇、楊榮,跟著朱高熾幹活。
可胡廣是個牆頭草,大家都知道不能跟他交底的,所以親近些的,就剩下“二楊”了。
朱高熾見楊士奇沒給楊榮接話,曉得兩人的觀點不一致,倒也沒再說什麼,而是岔開了話題說道:“父皇之前交代我,要尋些賢才補充進入內閣,二位可有推薦的人選啊?”
楊士奇想了想說道:“大皇子殿下可聽過楊溥?”
朱高熾幾乎是未加思索便答道:“自然聽說過,跟勉仁(楊榮字)和金幼孜都是庚辰科(建文二年)的進士,如今是在翰林院作編修吧?”
“正是如此。”
楊士奇點點頭,說道:“楊溥為人樸實正直,廉潔好靜,恭敬謹慎,乃是不可多得的賢才,殿下若是有意,可以親自考察一番。”
朱高熾看向話不多的楊榮:“勉仁覺得呢?”
“其人可靠。”
見楊榮也是這般說法,朱高熾大略有了定奪,若是能解決如今內閣嚴重缺員的事情,那可真是能讓他輕鬆不少。
“楊榮、楊溥、楊士奇。”
“倒是湊了個‘三楊開泰’!”
朱高熾也開起了玩笑。
見朱高熾心情不錯,楊榮和楊士奇也紛紛笑了起來。
就在氣氛逐漸和諧的時候,朱瞻基忽然拿著個什麼東西出現在了門口。
見兒子懂禮貌,知道自己跟閣臣議論事情的時候不能進,甚至不敢出聲打擾,朱高熾心裡也很欣慰,他招了招手說道:“進來吧。”
朱瞻基步伐端正地走了進來,先是衝著朱高熾行禮,又衝著楊榮和楊士奇行禮,然後才躥到了朱高熾的懷裡。
“剛從大本堂放學?”
“是的父親大人。”
朱高熾看著兒子手裡反光的玩意,隨口問道:“這是什麼東西?”
朱瞻基脆生生地答道:“這叫放大鏡,是水晶石磨出來的,先生送給我們每個人一個,說是能用來更好的觀察事物,要格物致知。”
朱瞻基記憶力不錯,大略說了一下姜星火方才從詔獄回到大本堂講的東西。
當然了,由於是教小孩子,在大本堂講的肯定跟在詔獄裡與孔希路講的,從難度上不是一個等級的。
朱高熾接過水晶石放大鏡,發現果真如兒子所說,只要照到的東西都被放大了,映在眼睛上,可謂是纖毫畢現。
楊士奇也接過來仔細瞧了幾眼,點頭讚賞道:“你們的先生確實有點本事。”
這裡便是說,姜星火那麼忙,肯定不可能天天過來給小孩子們開蒙上課,只是隔幾天去一次,所以大本堂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先生,大多數是從翰林院裡選出來的飽學之士,而朱高熾等人知道姜星火今日去了詔獄,所以壓根沒往姜星火身上聯想。
聽到這話,朱瞻基立刻昂首挺胸起來,得意地說道:“那當然了!姜先生可厲害了呢!而且他做出來的東西都很有趣!”
“哦?”
聽到是姜星火給朱瞻基的,朱高熾和楊榮、楊士奇的神態,頓時有了變化。
“父親大人,怎麼了?”
朱瞻基聰慧,很有眼力見,自然曉得說了姜星火的名字,氣氛便變得不一樣了。
“沒什麼,你先去你娘那裡玩,你舅舅(張安世)從江南迴來了,現在正跟你娘敘話呢,這小玩意先給爹把玩片刻,稍後再還你。”朱高熾哄著兒子說道。
朱瞻基聽說張安世回來了,倒也有了些興奮,朱瞻基雖然早熟,但終歸是小孩子,他只曉得整個家裡就舅舅能跟他玩到一起去,舅舅還會帶著他鬥蛐蛐,帶他去街上,給他買各種各樣好吃的、好玩的,所以把放大鏡留了下來,便徑自離去了。
看著兒子難得有幾下蹦跳的身影,朱高熾也是笑了笑。
當朱瞻基的身影消失不見,朱高熾的笑意收斂了起來,目光掃向楊士奇和楊榮,輕聲說道:“你們覺得,這個東西如何?”
兩人的臉色變了變,他們這種聰明絕頂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