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比熱容讓蒙古人征服世界
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比熱容讓蒙古人征服世界,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西湖遇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距離海洋要遠。”
看兩人沒怎麼聽懂,姜星火解釋起了其中的原理。
“這裡面除了氣溫,還有一個事情,就是氣溫差。”
“你們知不知道,水體是可以調節氣溫差的?”
李景隆點頭說:“剛才說過了,拿西湖舉的例子。”
“跟那個不一樣,那我再告訴伱們一個概念,叫做‘比熱容’。”
姜星火笑道:“這個名詞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同樣重量的物體,上升同樣的溫度所需要的熱。”
“你們信不信,同樣的熱,消耗在金子上,金子上升的溫度比水要多得多?”
李景隆摩挲了一下下巴,這個現象,他平時倒是完全都沒有注意到。
於是,李景隆看向了朱高煦。
李景隆最近發現了朱高煦的一個優點,那就是他的生活經驗似乎很豐富。
果然,朱高煦沒有讓他失望,又用他樸素的生活經驗舉了個真切的例子。
“俺倒是真知道。”
朱高煦活動了一下脖子,說道:“有一次俺看工匠給俺燒金豆子,大概是一小塊狗頭金融化出來的,那時候他旁邊正好燒了一大壺水,俺尋思重量有差距,但是應該不大里面用的煤炭品質是一樣的,鏟進去的數量也都差不多。”
“結果呢?”李景隆好奇問道。
“都是放容器裡燒,金子很快就化了,水還沒冒煙呢。”
朱高煦的生活小常識又一次舉例成功,雖然一般人也不會有拿著一塊狗頭金去燒金豆子的經歷就是了
“大抵如此。”
姜星火說道:“這就是比熱容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水上升同樣的溫度,和下降同樣的溫度,吸收的熱很多,釋放出來的也很多。”
隔壁密室。
“這不對啊!”
“殿下您想啊。”張天師微微蹙眉,說道:“如果按姜星火的這個說法,那既然海洋釋放了冷氣,更靠近海洋的平原,應該降溫比草原要多,為什麼反而草原受到降溫的影響更大呢?”
朱高熾想了想說道:“或許是因為草原更加靠近北部?”
“說不通。”
夏原吉也有些疑惑,如果姜星火不提“比熱容”的概念,那麼按之前的說法,便是氣溫決定了降水,而降水決定了農耕和遊牧的分界線。
這個說法,更容易讓他們接受,畢竟這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常識。
越往北的地方,雨水就越少。
可如今姜星火又說,海洋釋放了冷氣,可草原受到的影響卻比平原更大,這聽起來就很沒道理了。
因為按理說平原比草原更靠近海洋,受影響,也應該是平原下降的溫度更大,傳導到草原後,草原受到的影響應該更小才是。
“聽聽姜師怎麼說吧。”
夏原吉示意張天師稍安勿躁。
而在牆對面,李景隆也首先想到了這個問題。
“不應該是平原離海更近嗎?”
“不,你們理解錯了。”
姜星火的回答讓李景隆有些驚愕。
“很多現象,其實是違反你的日常認知的。”
“能舉個例子嗎?”李景隆問道。
“之前他回答過山谷和山頂的氣溫區別,你再想想另一個問題。”姜星火幾乎不假思索地問道:“譬如,你覺得在海邊的晝夜氣溫差距比較大,還是在山區的晝夜氣溫差距比較大?”
李景隆開始了沉思,而隨著思考時間的延長,他的表情漸漸變得不可置信了起來。
“我在西湖遊覽的時候,又去看了錢塘江大潮,晚上住在了錢塘江邊,那時候似乎白天和晚上的氣溫差距不大?白天熱的慢,晚上冷的也慢。”
緊接著,李景隆推匯出了讓他有些不可思議的答案。
“也就是說,其實越靠近海洋,氣溫差反而越小?”
“是的!”
姜星火最近很喜歡引導兩個學生透過自己的思考來得出正確的結論,這讓他覺得自己不是在進行填鴨式教育。
“水體可以有效地調節氣溫差,而草原正是因為缺少水體,所以氣溫差就大,你們有誰去過草原嗎?”
“俺去過。”
物理意義上走南闖北砍人的朱高煦,又一次在生活經驗上勝過了李景隆。
“你覺得那裡的晝夜氣溫差如何?”姜星火問道。
“白天極熱,晚上極冷,沙漠戈壁也是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