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土默熱紅樓歷史十講,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兄,“以致今日一事無成、半生潦倒,”成為“孽根禍胎”、家族罪人的故事;三是家族因自己的“無能”、“不肖”、“偏僻”、“乖張”,沒有挽大廈於將傾,最終“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故事。

作者創作《紅樓夢》,據實記述以上三個故事,目的並非“怨世罵時”,而是“自悔”。這三個令作者悔恨終身的故事,發生的時間一定都是在“中秋”前後。所以,《紅樓夢》記載的故事,應該是作者自己“三秋”的懺悔,作者家族“三秋”的輓歌!

洪昇出身於一個江南“望族”家庭,始祖可以追溯到宋朝出使金國,威武不屈的洪皓。他是一個類似於蘇武的英雄人物,受到朝廷的極高褒獎,被封為“魏國忠宣公”,賜國公府第於錢塘葛嶺,府後還有一個美麗的大園子。園子何名不詳,但考慮到“大觀”是宋徽宗的年號,命名為“大觀園”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洪家在杭州經歷了漫長而輝煌的歷史。洪皓的三個兒子洪遵、洪邁、洪适,號稱“洪門三學士”。洪邁所著《容齋隨筆》,至今仍是古典文學領域一顆璀璨的明珠。

明朝是洪家第二個輝煌時代。洪昇的六世祖洪鐘,以軍功起家,官至刑部尚書、太子太保,可謂極品;五世祖洪澄、洪濤,也都官居顯要;高祖洪椿、曾祖洪瞻祖,兩代任都察院右都御史要職;祖父曾任江西地方官員;父洪起鮫,字武衛,清初也曾出仕。從明代算起,洪家可謂赫赫揚揚的百年“望族”,澄濤二公,似乎就是《紅樓夢》中的榮寧二公賈源、賈演,從“澄濤二公”到洪起鮫,歷經五代富貴,正符合“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計程車大夫家庭興衰規律。

明朝的覆亡,給“世受國恩”的洪家以災難性的打擊,洪與表妹黃蕙自小青梅竹馬,洪的母親是黃蕙的親姑母。二人成年後親上做親,如願結為夫妻,“閬苑仙芭”嫁給了“才貌仙郎”,正可謂“金玉良緣”。黃蕙字蘭次,與洪昇同年同月同日生,二人結縭時,友人作《同生曲》祝賀。黃蕙的祖父黃幾為當朝大學士,相當於宰相,位高權重;黃蕙少年時生活並不幸福,雖然受過良好教育,工詩善畫,通曉音律,但因為自幼喪母,父親在考取進士、做了幾年“庶吉士”之後也英年早逝。可見,黃蕙的才情和幼年時“坎坷形狀”,與《紅樓夢》中寶玉的三個表姐妹都極為相似。

《紅樓夢》歷史本事(13)

洪昇兄弟三人,二弟洪昇昌,與洪昇同母所出;三弟名不詳,字中令,為洪昇父婢妾所生。這與《紅樓夢》中寶玉的兄弟行完全相同。洪家家庭長期不合,父親性格古板暴躁,兄弟們常常受到嚴厲責罰。在洪的詩中,常常出現對“施檄者”即挑撥離間者的怨恨。這與《紅樓夢》中賈政夫妻、趙姨娘、邢夫人等人,同賈璉夫妻、寶玉、賈環的複雜關係極為相似。

康熙十年秋天,長期的家庭矛盾終於釀成了大禍——“天倫慘變”發生了!洪昇夫妻、洪昌夫妻被同時逐出了家庭,也可能是主動逃離了家庭。洪昇詩中,常常以“古孝子”自居,所謂“古孝子”,就是按照“小杖則受,大杖則走”的古訓,在有性命之慮的時刻,逃離了父母身邊。“天倫之變”產生的原因,在洪昇詩中屢用“避檄者”典故看,似是逃避家庭中挑撥離間;再從詩中用“伯奇《履霜操》”典故看,似是無罪見斥,滿腹冤屈。逃離家庭後,洪昇夫妻的生活便立刻陷入困頓之中,“金玉良緣”落得個“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黃蕙整日眼淚不幹,為洪昇還著“三生石”上的“孽債”,“木石”般的平民生活,也只有美好的“前盟”可待追憶了。

《紅樓夢》中的寶玉最終有沒有當和尚已不可知,但離家出走的結局是肯定的。賈璉夫妻最終也必然是被逐出家庭的下場,王熙鳳“判詞”“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明證,與洪昇兄弟結局相同。洪昇和二弟拖家帶口,逃出家庭後,第一個落腳地就是武康縣。武康隸屬江寧府,正是所謂的“哭向金陵”。洪昇夫妻在武康生活不下去,又投奔京師,賣文為活,極為貧困潦倒,經常處在“八口命如絲”的境地。洪昇昌夫妻與哥哥分手後,輾轉流浪,年紀輕輕地雙雙客死異鄉,可謂“事更哀”了!洪昇是家庭長子,但《紅樓夢》中賈璉、寶玉兄弟二人卻都被描寫成“二爺”,為什麼這麼寫,聯想到慘死的洪家“二爺”洪昌,就會恍然大悟了。洪昇同父兄弟三人,家中還剩下一個庶出的三弟中令,正似《紅樓夢》中那個趙姨娘生養的“小燎貓子”賈環!

第二首秋天的輓歌——“破家之難”:洪昇的父親洪起鮫,清初曾經出仕,所任何職,已不可考。但從洪昇寄給三弟中令的詩中可以看出,中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