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9章 人性本惡,不患寡而患不均,都督請留步,攜劍遠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床的男人,會是誰?
誰又能享受到她那貌美的身姿?
有劉益守這種標杆在,換個男人高伶哪裡能忍得下去?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到時候換個男人在身邊,只怕高伶會噁心得想自殺!
在建康,起碼她可以堂而皇之成為劉益守的妾室,享受榮華與溫存,也沒人敢把她怎麼樣。回去以後沒有男人撐腰,她這個殘花敗柳能有什麼好下場?
不用腦子都能想到最後結局如何。
這個年代,女人終究都是要依附於男人而存在的,只不過區別在於:到底是依附於怎樣的男人?
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還是苟且偷生的窩囊廢!
高伶心中早就有答桉。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吟誦完一首辛棄疾的詞,劉益守握住高伶的手輕輕說道:“將來待我一統天下,世間便沒了戰亂。我們也可以和尋常百姓一般,子女環繞膝下,孩童田中嬉戲,白首相望,亦是人間樂事。”
“阿郎,你真是一個好人,和妾身以前見過的那些人,都不一樣呢。”
高伶很有些感慨的說道。
她感受到了劉益守內心中湧出來的力量,帶著平凡與樸實。這是一個實實在在想事情,做事情的人。
高澄油滑輕佻,高洋陰沉可怖,高歡皮裡陽秋,外寬內忌,婁昭君喜怒無常,眼高於頂。
高伶見到的同齡人和長輩都是這般那般畫風詭異而偏執,反倒是身居高位的劉益守看著最像個普通人。
起碼,不會讓你因為他的位高權重而感到害怕。
高伶本以為這是一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品質,但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和別的權貴比起來,才能感覺出劉益守這份平凡中的不同凡響。
身居高位而不令普通人感覺害怕恐懼,這難道不是一種極為稀有少見的才能麼?
高伶十分感謝母親婁昭君把自己送到劉益守這邊。
看得出來,自己那個向來不走尋常路的老母,挑男人確實是有眼光的。
婁昭君從來只選最好的。
當年看高歡是如此,後來看劉益守亦是如此。
“你先休息,我要回臺城辦事了。你父那邊的事情不用擔心,我還輪不到你來為我遮風擋雨。”
劉益守拍了拍高伶的小手,安慰了幾句之後,便起身離去。
高伶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想說什麼,最後又一句話也沒說,只化為幽幽一嘆。
有本事的男人,總是時間不夠。而希望分享他時間的人,反而又格外的多。
世間難得雙全,有得必有失,似乎是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
……
高歡和劉益守規劃事情都是很有序的。
然而事情的發展,有時候並不是上層的人物想如何就能如何的。
比如說中下級的軍官乃至普通士兵,如果他們的訴求沒有得到滿足,一樣會破壞上層的謀劃。
此番高歡劫掠草原的軍隊數量有限,參與的將領也相對有限。這對於戰役的突然發起以及保密工作,自然是很有幫助的。
甚至可以說是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
高歡麾下那些參與出塞的軍隊,自然是賺了個盆滿缽滿,賞賜人人有份,士氣高昂。
但是還有很多沒有參與出塞的軍隊,他們同樣是在當兵吃糧,同樣是在執行軍令,同樣是在背井離鄉,卻又什麼也沒撈著。
高歡這碗水沒有端平,導致坐鎮滎陽的高嶽,麾下士卒怨聲載道,士氣低迷,出現大量開小差摸魚計程車卒。
甚至部分士卒已經開始串聯逼宮。
其他軍隊撈夠了,他們啥也沒有,其實這也不能怪高嶽軍自上而下鬧矛盾。
類似的事情,是個人都會有想法的。要想不鬧事,只能由上面的人想辦法平衡。
有鑑於此,高嶽向高歡進言,大軍南下長社,攻城略地,得財貨勞軍,以安軍心。
這種狗屁倒灶的事情,高歡一聽就火大。他立刻以天子的名義下詔書,嚴厲批評高嶽,並斥責對方治軍無方,軍法鬆散,以至於約束不住士卒。
高歡根本沒做好南下打到淮河邊上的準備,下一個目標又是爾朱榮,本就不想分心南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