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冠絕新漢朝,戰袍染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什麼好氣的,不管羅勳先前答應了我們什麼,我們都是來請他的,既然是邀請他,就不該強求其人做到什麼,他不願意去,那就不去,也沒什麼。”陳止說著,忽然話鋒一轉,“不過,他可不是無辜毀約,裡面是有原因的。”
“什麼原因?”劉綱聞言,心中一動。
陳止則搖搖頭道:“先不急,等咱們再去見過幾位大家,我才能確定猜測。”
劉綱壓下心中的疑惑,跟著陳止又接連拜訪了幾位文章大家,其中幾人都是之前就拜訪過,但未能徹底答應下來的,只是明顯都已經意動。
可惜,這第二次再來拜訪,得到的結果,卻讓劉綱的心沉入了谷底。
“實在是不行,陳太樂還是另請高明吧,我實在也不是謙虛,這個事在下勝任不了。”
“我思前想後,還是要給陳太樂一個明確的答覆啊,這事我幫不上忙。”
“此事休要再提,我是不會去品評的。”
……
聽著那一個個所謂大家,用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陳止的邀請,劉綱就算是政治敏感性再差,也是聞到了裡面不同尋常的味道了。
“這是有人在背後託你的後腿啊。”
聽著劉綱的感慨,陳止卻笑了起來:“無妨,無妨,正因聊到如此,所以我才會先設定一個表演賽,讓守拙書院、南山書院的人,先來一次。”
劉綱疑惑道:“難道不是因為那孫特、盧仟逼得太緊?”
“他們可以說是恰逢其會,其實能請到那三位,已經算是意外驚喜了。”陳止說的乃是真心話,按照他本來的計劃,是要用到《蕭規曹隨冊》和勸學茶的,結果居然靠著自己的人脈,就請了三人,尤其是王衍,更是意外收穫。
這位王衍,在原本的歷史上也極為有名,雖然有一個信口雌黃的典故,但能夠青史留名的人,在生活的那個年代,必然是天下聞名的,論名望,這個時候的王導也不如王衍。
不過,王導乃是王家新的頂樑柱,王衍這位前輩,也得給他幾分薄面,加上王衍對陳止也頗為好奇,終於答應下來。
“可是,好不容易有皇上召見,讓陳兄你得以蓄勢,結果今日連吃閉門羹,令氣勢折損不少,唉。”劉綱越想,越是覺得可惜。
但令他意外的是,隨後又拜訪了兩位大家,那二人居然又都答應了下來。
這兩人一個名為袁荃,乃是袁氏後人,聞名洛陽;另一個名為郭凡,乃是經學大家郭象的侄子,陳止曾經用《師說》打擊過的陳華之師、郭展,就是這個郭凡的兄弟。
郭象的名聲,在洛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是天下公認的宗師,早已不問世事多年,而他的這個侄子,也算是門下弟子,整合學說,寫得一手好書法,又擅文章之道,同樣是名傳洛陽。
不過,考慮到郭展的原因,陳止將他放在了最後拜訪。
劉綱也知道這裡面的因緣,所以對郭凡接受邀請,很是意外,乃至還覺得其中有詐,倒是那郭凡絲毫也不掩飾,直接點明瞭道:“我那兄弟在廣陵開設別院,教授學生,但其學早已偏離叔父之道,太過偏頗,我曾勸過他幾次,但毫無效用,反而是太樂令的一篇《師說》,讓他反思起來,透過他最近寫給我的書信,能看出不少變化,有鑑於此,太樂令之邀,我豈能推辭?”
“原來是這麼回事。”劉綱這才明白過來,隨後不由欣喜,“如此一來,就有五位大家,評判兩家書院,怎麼看都足夠了。”
陳止則是向郭凡致謝。
隨後,這太樂署集齊了五位文章大家的訊息,就在洛陽城不脛而走。
“這個陳止,果然是有些能耐的,就是不知道,明天他到底要如何安排。”守拙書院中,孫特聽得訊息,便開始養精蓄銳,準備明日與那盧仟分出高低。
而盧仟亦鄭重對待,沐浴更衣,點香靜坐。
諸多書院,也都把目光集中了過來。
那趙興、陶涯等人也都鬆了一口氣。
只有陳止略感遺憾:“可惜,要是集齊七人就好了。”
劉綱再旁聽到,不由問道:“這七人莫非有何說法?”
陳止笑道:“湊個整數。”
劉綱頓時一臉錯愕。
紛紛擾擾中,時間終於來到了約定的這一天,太樂署中,張燈結綵,又有諸多紅聯懸掛,搞的好似歲旦一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