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三章,汴京春深,小麥s,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元初防盜
九月底的趙夏之戰, 傳來渭州大捷。
太尉陳青之子陳元初率領三千騎兵,從秦州突至,夜襲西夏大軍後營,一杆銀槍三進三出,殺入西夏中軍, 連殺七將, 重創夏乾帝本人。
西夏三天退兵一百里, 梁皇后垂簾聽政, 上書求和。十幾日後剩下的西夏五萬大軍已乖乖退回了韋州。官家大喜,召陳元初進京封賞。
十月中旬,陳元初入京當日, 萬人空巷。他一身銀色軟甲, 頸系紅巾,不戴頭盔, 一頭烏黑長髮隨意用一根紅布扎著,隨風而舞。一張無瑕的俊臉和他父親陳太尉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卻眼角含情, 雙眸帶水, 嘴角帶笑,春-色無邊。汴京城的男女老少十幾年都沒見到過陳太尉和燕王殿下一絲笑容,哪裡禁得起他這般春風撩人。不過幾霎,這支進京受封的秦鳳路兩百多員精兵強將, 就差點被路邊紛紛投擲來的香包燻暈了。
陳元初來者不拒, 甚至隨手解下身上紅色披風, 策馬靠邊,笑著兜了一披風的女孩兒心意,倜儻風流得不行,有兩個小娘子激動得差點當場暈了過去。他還朝著小娘子們頻頻招手。
一條御街還沒走到州橋,太初社東閣社的小娘子們已經合在一起成立了元初社。陳元初前腳剛進宮,外頭那“汴京四美”的座次已經塵埃落定:陳元初、趙栩、陳太初、蘇昉四人,當以元初為魁首。官媒們更是紛紛摩拳擦掌,誓要拿下陳元初這門親事給自己長臉。
陳元初受封了四品上輕車都尉、秦鳳路禁軍副都指揮使。官家特地留他在汴京過完年再回秦州。他跟那海邊颶風似的,幾天就把汴京城颳得一片凌亂。走到哪裡身後的貴女、世家女、小娘子們都是百來號人跟著。
以為京城女子總會比西北女子更加矜持的陳元初,沒幾天就領教了厲害,又被陳青沉著臉打了好幾板子,再也不敢招蜂惹蝶,乾脆跟著魏氏去福田院幫忙,去孟家見親戚,又去蘇家走動。
這位天魔星長得好看,嘴還甜,說起西北的土話趣事幾籮筐幾籮筐的,又全然沒有汴京郎君們的矯揉造作之態。梁老夫人愛得不行,心裡只怪陳青夫妻為何不早點想辦法把這個寶貝弄回來,這是個多好的孫女婿啊,六娘那樣的性子,就得陳元初這樣的哄著才好。
陳元初和孟彥弼一見如故,兩兄弟好些天一起混跡勾欄瓦舍夜市茶坊。孟彥弼十一月底的婚禮又多了一位“御”。杜氏高興得不行,全汴京城娶新婦的都沒有比她更有面子的了。只看看陳元初陳太初蘇昉和趙栩四位“御”,誰家能有這樣的陣仗?
陳元初又跟著魏氏陳太初去蘇家。蘇家愁雲密佈了幾十天,只半天就被陳元初照得陽光燦爛起來。蘇老夫人被他逗得前俯後仰,笑得眼淚直流。史氏這麼端方的人,聽他說起他和太初的兒時趣事也忍俊不禁。蘇昉和蘇昕的兩位兄長更是欽佩他上得戰場、入得廳堂,哄得住婆婆逗得笑老孃。
等探望蘇昕時,陳元初大大方方地提出見一見蘇昕。史氏也不避嫌,引他進了屏風裡。
陳元初規規矩矩地問候過蘇昕,請了罪,親自在她肩膀、背部和手臂各關節處查驗了一番,取出自己早準備好的牛筋做的寬頻,替她綁在雕花衣架上面,細細教給蘇昕一套動作,如何利用這寬頻,練習握拳、平舉、上舉、下拉、側拉,又細心地讓女使學著如何幫助蘇昕。
反覆教了幾次,陳元初才笑道:“妹妹不要著急,這套動作你每日三次,練上半年,手臂就會漸漸聽話。若是它敢不聽話,你寫信來秦州,我日行八百里來替你收拾它。”
蘇昕心中感激,也坦然笑道:“多謝元初大哥,阿昕這些日子都在練習用左手,若是右手不聽話,我先讓左手收拾它,若是再不老實,還有阿昉哥哥和自家兄長能收拾它,實在不行,就只好再請大哥您出馬了!”
陳元初早聽母親說過蘇昕和陳太初、孟九娘、趙栩之間的糊塗官司,卻想不到蘇昕一個宰相家的小娘子這麼樂觀風趣,倒對她刮目相看起來,哈哈大笑道:“好,你放心,我陳元初出馬,一個就頂你三個哥哥。”
陳太初在屏風外面,含笑聽著哥哥和蘇昕說話。他知道蘇昕現在行走已經自如,在學著用左手拿箸執筆。他之前特地送了一些竹箸、木箸給蘇昕用,比家裡用的要粗糙些,不易滑動。那牛筋寬頻也是他去趙栩庫房裡找的做弓用的極好材料做的,那套復原手臂的動作,也是他請教了好些醫官,和方紹樸仔細斟酌後定下來的。他特地請哥哥教蘇昕,也是為了讓蘇昕更自在一些。這些日子蘇昕雖然並未刻意疏遠他,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