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讀信
曲流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6章 讀信,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曲流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機可乘。一開始他進入都察院時,在京城可謂是出了一番風頭,連謝長亭都被他彈劾過,他有時還會捕風捉影,他的這番作為,自然惡了一些權貴。
雖說有陸澤和譚家護著,但別人使個絆子、下個套也是常有的事,因此才有他的起起落落,中間的鬥智鬥勇簡直可以寫成一本書。
這是一個經歷豐富的人。近兩年,譚子禮似乎沒有以前那麼衝動了,慢慢變得沉穩起來,每次彈劾都會掌握相關證據後才會出手。
也是,都是四十出頭的人,人總會變得成熟。
“嗯,見識過很多事情,有時出去走了,才知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譚子禮見顧青雲說起這些,不再考慮為何對方對自己的態度變好,開始眉飛色舞地說起來。
到了吃午膳時間,顧青雲還請他到外面酒樓吃了一頓才分別。
離開之前,譚子禮看著顧青雲挺拔的身影,想到對方身上穿的緋袍,胸前的雲雁,再看看自己身上的青袍和鷺鷥,不由得幽幽地嘆了口氣。
別人是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腳踏實地,履行職責,讓旁人無話可說,自己可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就算不為了自己,也要為了孩子們著想。
他想到了明年要考舉人的大兒子,右手緊握成拳頭,眼裡閃著堅定之色,轉頭就往都察院走去。
等顧青雲學完該學的東西,被禮部尚書叫過去聊過後,他就正式開始自己的早朝生涯。
早朝是辰時上朝,這時已是旭日東昇之時,一般到巳時才能結束。換句話說,早一點是九點多結束,再晚就到十一點了,快到吃午飯的時間。
上完早朝還得繼續到官署辦公。
顧青雲住的地方離皇宮還不算太遠,快一點的話,半個時辰就到了,所以他起床的時間只比以前早半個小時,影響不大。
早朝時,周圍都有鴻臚寺的人引領著,顧青雲沒出什麼差錯,只是他剛上任,暫時也沒能向皇帝奏事,於是只能帶著一雙耳朵仔細傾聽罷了。
這裡聚集了整個夏朝真正的管理者和引導者,顧青雲每次都能有所斬獲,對政策更加了解。
這些他全都一一寫在日記裡,等他老了回頭翻看,那時他就能記起哪一條政策是誰提出的,誰實施的,效果如何……想想就覺得有趣。
當顧青雲在京城慢慢適應和摸索自己新的職位時,越省林山縣林溪村的顧家人在過完年後終於收到他的來信,比顧青雲預測的時間還要久一些。
巧合的是,這兩封信雖然有個幾天的差距,但兩撥人卻是同時到達的。
信件和年禮一送到顧家,門房趕緊第一時間拿到顧大河和小陳氏那裡。
顧大河一見到桌面上那眼熟的木箱,眼睛頓時亮得驚人,他快步走過去,小心地摩挲著木箱身上斑駁的痕跡。
這隻木箱是他和父親親手做的,一共有三隻,來往於京城和林溪村之間,被他們裝著各種各樣的東西來回郵寄,可謂是熟悉至極。
他清楚木箱身上每一條劃痕的時間,每次看到它們,總能讓他喜悅非常。再一看,這次木箱旁邊竟然還有個小小的包裹。
這孩子,怎麼不把包裹一起放進木箱?顧大河有些奇怪,不過也沒有多想。
小陳氏正好從內室出來,一見到這木箱子,全身的喜悅立即迸發出來,幾乎是連跑帶走地奔過去,叫道:“栓子讓人送東西回來了!我剛才還在嘀咕,怎麼今年的信這麼晚才到,肯定是被耽擱了。”
她身後的貼身丫鬟見她快速走動的身影,忙叫道:“老太太,不能急,您走慢點。”顧大河和小陳氏年紀大了,顧青雲先斬後奏,直接就請岳母方氏幫忙買了幾個丫鬟婆子侍候他們,因為顧大河夫婦和善,小丫頭們侍候得就更為精心。
“我又沒老,怕什麼。”小陳氏不以為意,她今年雖然已經六十五歲了,但身體依然康健,這是她努力保養的結果。
和她的同齡人相比,小陳氏的外表至少年輕十歲,青年時因為勞累有損的容顏,在這二十幾年養尊處優的保養下,連衰老都減緩下來。
顧大河雖然沒有像她那麼精心保養,但他心裡有數,還因為是男性,反而比小陳氏衰老得更慢。
“你是得走慢點,都老胳膊老腿了。”顧大河伸手扶了她一把。
兩人一起看向木箱和包裹,半晌沒動。
小丫鬟見門房還待在一旁,就走到他身邊,脆聲問道:“你有沒有把幫忙送信的人留下來吃飯?”
“留了,是商隊的管事和夥計,還有驛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