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筆桿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 君臣2,【綜影視】君子之交,一根筆桿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綜影視】君子之交》最快更新 [aishu55.cc]
老頭到底是活得長、見得多,一語成讖。
斷斷續續下了半個月的大雪,積雪壓塌了不少房子。拜這場大雪所賜,這一年的冬天冷得出奇,城裡都凍死了不少人,就更不要說城外了。
大雪導致道路難通,影響了商隊運輸,郢州慢慢便開始缺糧食了。城裡不算明顯,住在這裡頭的大多有些錢,糧價上漲也負擔得起,城外就不一樣了,城門口彙集了不少逃荒的難民,有的已經扒樹皮吃了小半個月了。
一開始,難民是被接納進城的,官府還蓋了棚戶給難民避風,每天早上施一頓粥。只是日子長了,難民越來越多,隨著糧價上漲,地方官府也負擔不起這大宗開銷。
郢州刺史是個心裡有百姓的,郢州災情已經上了摺子,只是朝廷派人來賑災估計還得再等些日子,他正為如何安置難民的事焦頭爛額,下面便又報上來個噩耗——鬧瘟疫了。
先是從聚集在棚戶的難民裡頭鬧起來的,他們住的地方環境差,鬧雪災以來又不知道都吃了些什麼東西,難免帶了不乾淨的。這連日飢寒,難民的身體又不好,不知道哪個先病了,很快就帶成了片。
這瘟疫從難民又傳染給了施粥的衙役和城裡百姓,病倒了一片人。
阮清鬱很少出門,成天呆在客棧裡,到飯點了點了菜叫小二送上樓來,因此一開始他都沒有察覺到這場瘟疫,直到客棧幫廚那老頭病倒了,老頭那做採買的兒子求上門來,阮清鬱才知道了這來勢洶洶的瘟疫。
阮清鬱再貪圖享受,也不能見死不救,看著跪在他面前直磕頭的中年人,他嘆了口氣,裹上最厚實的披風:“我隨你去看看。”
中年人感激涕零,連忙帶著阮清鬱去了老頭住的後院小破屋。
一開啟門,便是一股子黴味與臭味,中年人見阮清鬱皺著眉扇了扇鼻子,忙解釋道:“一開始我們爺倆只覺得是傷風,養兩天就好了,後來才覺得不對,我爹是染上瘟疫了。我爹說這病傳得快,不讓我開門開窗,怕傳給客棧裡頭其他人。我們也沒敢告訴掌櫃的,我爹就關小屋裡藏著,怕掌櫃的看是瘟疫,把我們爺倆趕出去,這大雪天,就真沒活路了。”
阮清鬱點點頭,把了老頭的脈,又看看他眼睛,心裡便有了法子。
“你隨我上去,我寫個方子給你。”
阮清鬱寫好了藥方,交給中年人,叮囑道:“按著方子,先抓三天的藥,三天之後我再去看你爹。這時候去抓藥的,八成不少跟瘟疫有關,你小心點,別回頭你爹好了,你又染上病。”
中年人接了房子,小心翼翼地揣在衣服裡,連聲道謝。
傍晚的時候,阮清鬱正準備叫小二送飯上來,便聽兩聲敲門,他還以為是小二,嘀咕著:“這小廝這麼自覺了?”
開了門才看到,是老頭那兒子與個打扮體面的男人,看樣子像個官。阮清鬱便將人請了進來。
中年人大約有些不好意思,點頭哈腰地與阮清鬱解釋。
下午他去給老爹抓藥,正遇上個在醫館裡坐診看病的老大夫,那大夫一聽藥名便覺得是治瘟疫的。老大夫自從瘟疫爆發以來就日日坐診,心力交瘁,遇上個不知從哪兒弄了方子來抓藥的人,便試探性聊了幾句。
中年人著急給老爹治病,又沒什麼心眼,老大夫沒幾句話就問出來了,看了方子,瞭解了老頭的病情,老大夫當即判斷中年人口中的“阮先生”醫術極是高超,在他之上。
因為這些天看瘟疫,老大夫與官府便有了些關係,他忙讓人把這事報給官府。
原本城裡頭有幾家醫館,不少大夫,只是這地方几十年沒爆發過瘟疫了,好多大夫都束手無策,甚至膽小的直接把醫館關門大吉了,這些日子幾乎是老大夫一個人帶著倆學徒苦苦撐著。只是這一次瘟疫來勢洶洶,他也不是誰都能治,症狀重的、複雜的,他也束手無策。
郢州刺史日日焦頭爛額,他已經得到訊息,朝廷派了祁王前來賑災,只是才啟程不久,到郢州還得一些日子。原本只是饑荒還好說,如今加上了瘟疫,怕是祁王到的時候,半城都病了。
刺史對城裡閉門不出的大夫也沒辦法,總不能刀架人脖子上逼人看病,因此這廂剛一聽說老大夫遇上個有膽子看瘟疫還醫術高明的大夫,當即決定親自去請。
阮清鬱看著做足誠意、目光灼灼的刺史大人,到底是說不出拒絕的話。只是看病歸看病,條件還是得談的,他在郢州住了這麼長時間,本來手頭的錢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