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乘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問罪天子(4k),長生從聊齋開始,隨緣乘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川向嬰寧講述了這個名為“將夜”的故事。

這個故事嬰寧很喜歡。

因為她覺得故事和他們一家三口很像啊。都是從很遠的地方,來到帝國的首都。

“故事的主題不在於年輕的男女,在於夫子。”

“夫子與天鬥。”

嬰寧很有靈慧,“那麼哥哥也很像夫子。”

“為什麼?”

“因為哥哥與天子鬥。”

秦川忍不住笑起來。小小的天狐,已經有了靈應,她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的襁褓嬰兒了,也不是普通的小姑娘。

她是天狐。

在繁華人世呆久了,許多事自然而然就會知曉。

聊齋各類故事裡,狐狸總是能知曉很多事,能看透命運。而且每一個狐女,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多是奇女子,這在古典文學的作品裡,其實是很少見的。

原著裡的嬰寧,天真嬌憨的外表下,亦不乏狡黠聰慧,能暗中懲治壞人。

但秦川還是要糾正一點,

“嬰寧,你錯了。哥哥沒有與天子鬥。”

嬰寧的小臉露出疑惑,她憑天狐的神通,察知人事,好多人都那樣說的啊。可她現在還沒有真正的辨別能力,僅是憑藉天狐的靈應,能感應到許多與自己、哥哥相關的資訊。

這需要一段很長的旅程。

旅程名為“成長”。

原著裡嬰寧一直是喜歡笑的,直到有一次經歷後,她不再笑了。

秦川耐心告訴她:“是天子要跟哥哥鬥。”

嬰寧的小臉有些懵,這有什麼區別嗎?

秦川心裡很清楚啊,他只是想老老實實獲取道韻,完成諸子給他的使命,做個自由自在的紅塵仙。

可是天子偏偏要把他掌握在自己手裡。

因為秦川有沒有反抗天子的心不重要,他有這個能力和機會,那就足夠令皇帝猜忌了。

天漢時,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功高蓋世。

有一次,皇帝在宮中設宴,給周亞夫賞賜食物,只放了一大塊沒有切開的肉,又沒有準備筷子。周亞夫見狀心中不高興,他回過頭來吩咐主管宴席的官員取筷子來。皇帝看著周亞夫,笑著問道:“這莫非不滿足你的要求嗎?”周亞夫嚇一大跳,趕緊摘下帽子向皇帝請罪。皇帝說:“起來吧!”周亞夫趕緊快步退了出去。孝皇帝從後面看著他走出去,說道:“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不久,周亞夫因為購買殉葬用的兵器,受到別人的檢舉,皇帝收到了檢舉信後,下令將此案交給司法官員審理。官員用簿書逐條審問周亞夫,周亞夫均拒不回答。皇帝得知後罵道:“朕不必要你的供詞,也可以殺伱!”然後下詔讓周亞夫去廷尉處接受審判。

廷尉審問道:“君侯你為什麼要造反?”周亞夫說:“我購買的東西都是殉葬用的,怎能說是要造反呢?”

審案的官員說:“你即使不想在地上造反,也要在地下造反!”

最後周亞夫絕食而死。

古今一體。

只要臣下有挑戰君王權威的可能,那麼是不是忠心的,已經不重要了。即使現在忠心,以後呢?

即使地上不造反,地下也是要造反的。

人心是不可測量和依靠的。

很快來到殿試的日子。

春暖花開,惠風和暢。

真是陽光明媚的好日子。三百名貢士的名單已經出現,秦川毫無疑問是第一名會元。

至於秦川的文章,在放榜的同時,由史官親自載入史冊。

“封建論”在這段時間,早已傳遍神都的大街小巷。

能文動百聖,闡釋聖道的文章,哪怕是販夫走卒都想聽一聽。

神都人民的文化水平,也遠比其他州府要高許多。

何況此刻神都城還聚集了上萬名舉人。

上萬舉人,返鄉分散各地後,天下讀書人也會知道這篇“封建論”的。古今第一等雄文的魅力,即使讓反對者,都提不起絲毫的勇氣去反駁。

何況文章的內容使百聖齊鳴,有聖道背書,其他人心裡不服,也是不敢明面上去反駁的。

自來文人相輕,任何文章都可以找出錯漏。

唯獨這一篇,沒有黑子,沒有槓精。

至少目前不會有。

秦川身上也因此有了一種名為“聖人大義”的光環。

這種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俠左,劍右

逍遙小師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