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乘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章 一朝得道(4k),長生從聊齋開始,隨緣乘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梁帝內心依舊不能平靜,可面上波瀾不驚。
他安靜地接受了眾人的恭賀朝拜。
但眼角的餘光一直在國師身上。
如果秦川不肯聽從他的安排,那麼就讓國師去對付他。
想必國師也樂意如此做。
…
…
太子神情依舊波瀾不驚,如往常一樣。可是熟悉他的人都清楚,一直緊鎖太子眉頭的陰鬱之氣,此刻掃去大半。
百聖齊鳴,等於為聖人出世開道。
無論如何,太子都成了這次科考祥瑞異象的大贏家。
他是太子,他就是贏了。
這一點連梁帝都不能阻止。
但現在不是慶祝的時候,太子還需要更加如履薄冰,不犯錯他就穩贏。
因為梁帝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廢黜他。
甚至他將來繼位後,可以恭恭敬敬給父皇上個至高無上的諡號。
父皇喜歡修道,甚至可以給他再上奉一個道君稱號。
道君皇帝!
肯定能流傳後世。
皇帝那麼多,道君皇帝,可罕見得很。
會讓人印象深刻的。
“父皇如此虐我,孤不會有任何記恨的。至於晉王、齊王,孤也會展示對兄弟的友愛。聖人出世,聖王臨朝,豈能做手足相殘的舉措。他不會學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
而是派賢明的心腹臣子,輔佐他們去就藩,一舉一動都有最嚴正的官員監督,讓他們依循禮教那樣去做一個親王,不能出半分差錯。
作為聖王的兄弟,應當也是賢明的,一定要善待百姓,不能驕奢淫逸,不可訓斥大臣,要接受清正的臣子的規勸。
總之他們不能犯錯!”
他會做一個很好很好的兄長。
太子起身後,看向晉王、齊王,眼神柔和,露出的善意比以往還要多。
可是兩位親王看著,心裡不由有些毛骨悚然。
他們如果坐上太子之位,肯定是要對好大哥趕盡殺絕的,否則睡覺都不踏實。
他們也不相信,太子登上帝位,會對他們有多少包容。
奪嫡是世間最殘酷的事。
沒有任何人性可言。
靜妃依舊一如既往的溫婉恬靜,她彷彿一個木偶,生活在皇宮裡,做她該做的事。
最重要的是,能讓皇帝能照著他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只是當百凰朝聖、百聖齊鳴時,她的眼神依舊生出一絲不該有的靈動。
她的身體裡,畢竟還有另一個不屬於自己的靈魂。
…
…
玄都觀,陶真人丹房的爐火比往常更旺盛了。
“多事之春。”裡面真人蒼老的聲音傳出來。
爐火發出聲音,似乎有些詭異,像九幽地獄吹出的風,怪異恐怖,使人聽到不寒而慄。
可是火焰不該驅走春寒,使人覺得溫暖踏實麼?
丹房外的童子一絲不苟地守在門外。
有好奇的童兒失蹤過。
他們這些記得教訓,所以不會有好奇。
門後的爐火是使人心悸的。
可是遠處貢院上空,令普通人都能瞧見的聖道文氣,著實使人心裡感到安定。
諸子傳道,非為一己之私,而是天下為公。
古之封建,使領土百姓淪為奴隸,各國攻伐征戰不休。
最終諸子百家的思想不斷碰撞匯聚,終於誕生了如今的郡縣制,“天下一統”的思想深入人心。
唯有一統,才能消弭戰爭。
之後的路怎麼走,諸子沒有答案。
可是封建的路,那是萬萬行不通的。
“一統”是天下所望,億萬蒼生人心所向。
古之禹皇定鼎九州之前,洪水氾濫,於是禹皇凝結天下人心,以天下之力,治理洪水,才得人心,稱聖皇。
凡是人心所向,那就不可阻擋。
…
…
書院的人在桃山親眼看到了百凰朝聖,百聖齊鳴的異象。
他們每一個人都心情十分複雜。
但又有說不出的歡喜。
書院的存在是為了讓這個世界繼續前進下去。
那是書院存在的意義。
不只是為了儒門的存續。
諸子百聖,代表的就是“正道”。
百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