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乘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天牢悟道(4k),長生從聊齋開始,隨緣乘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平喜好陰謀,史家不言之言,盡在其中。
至於對亞聖的評價:
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無論史官如何曲筆直言,梁帝到底將鍋甩了出去,拿回對朝堂的主動權。怒斥群臣的內容亦在神都掀起波瀾,替梁帝挽回不少形象分。
而殿試上的事,在繡衣衛嚴查下,漸漸淡化。
怒斥群臣作為經典,暫時大肆流傳。
…
…
秦川依舊在天牢裡。
袁洪勸他殺出去,秦川覺得還不到時候。
他需要時間消化最近所得的體悟,梁帝也需要時間準備。
現在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而天牢能避免秦川被外面的人和事物打擾,哪裡有比天牢更安靜穩妥的地方?
高震、黃夢都出去了。
江衝也暫時沒再來。
袁洪繼續在密牢修煉武道,鞏固武聖境界。
秦川則開始悟道。
只是這個過程沒有那麼順利。
天牢最深處,彷彿連通九幽地獄一樣,每到深夜,都有無數厲鬼哀嚎,試圖擾亂秦川的神思。
袁洪都有些受不了。
這種事,以前是沒有過。
袁洪說,要是給他修煉了鬼仙,這般吵鬧,指不定就殺入陰曹地府,找閻王老兒算賬去。
秦川倒是安之若素。
他清楚,這肯定是梁帝暗中使壞。
秦川若是心浮氣躁,不得安神,那就著了對方的道。
秦川平靜淡定,袁洪自也安分下來。
他是武聖,即使燥性起來,也只是殺性發作,逢佛殺佛而已。說白了,就是現在很手癢,想要出去幹一番大事。
要不是秦川要留著,他早殺出去了。
秦川在天牢最深處悟道!
那似乎連通陰曹地府,傳來的無數冤魂厲鬼的慘嚎,讓秦川不禁想著生死的大事。
他成就元神,實有機緣巧合。
超脫生死,過程難以說清楚。
現在這些幽冥厲鬼的慘嚎,將生死的大事,再度擺到秦川面前。
可秦川沒有惶恐不安,他已經得了長生。
只是還需要面臨天劫而已。
既然超脫生死,對幽冥之事,自然沒什麼畏懼。
所以他考慮不再是生死,而是生滅。
一字之差,意義截然不同。
人死為鬼。
其實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存在。
生滅則不然。
不朽追求的便是不滅。
死亡是另一種形式的開端,不朽不滅則是一種形式的長存。
所謂長生久視。
久視之意,大抵就有這個意思。
人間最是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秦川的追求是留住。
長生不是如日月山河那樣的長生,而是留住自己想要留住的美好,這才是長生的意義。
亦是成就元神,得道長生的動力。
這也是執著。
唯執著可以成道,而執著也可以阻道。
一個求道之人,自是缺少不了執著的。
秦川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執著。
“我求的道不是元始,不是太極,不是至公無私,不是諸子百聖寄託的聖道使命,而是我內心所求的執著,留住那些覺得美好的事物,這也是良知之心,求道之心。”
“唯其明心,所以見性。”
秦川的肉身陷入一種死寂,道心也陷入死寂。
他彷彿剎那間化為虛無,沒了氣息。
天牢最深處的監牢,如一具棺材將他包裹住。
而他的神色在無盡的死寂中,綻放出寧靜從容的神態,陰暗潮溼的天牢裡,竟響起潺潺流水聲,蓋過掩埋了那些厲鬼的哀嚎。
掩蓋了死亡。
帶來流水的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才能留住美好。
否則美好沒有生生不息的迴圈往復,那也成了死物。
一朵道之花,在秦川心頭盛開。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