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乘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天牢悟道(4k),長生從聊齋開始,隨緣乘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梁帝和亞聖各退一步。
如今的天下實是經不起太大的折騰。
理學是有很多不好的一面,可它能給予天下最大的安定。
…
…
文武百官和太子自然不能答應梁帝的旨意。
於是內閣首輔顏石主動上呈辭疏,認為天下到了這一步,他身為首輔,責無旁貸。
六部尚書除開高震外,主動遞上辭呈有四位。
內閣大學士,包括顏石在內,有三位遞上辭呈。
至於堂官以下的各司主官,也上呈辭疏不少。
他們各自述說自己的罪過,等待梁帝的發落,將國事糜爛的問題推到自己身上。
如此才能挽回君父的顏面。
見給了臺階下,梁帝暫時答應了這些人的辭呈。
於是從玄都觀回到萬壽宮。
一日後,重新開朝。
眾文武、皇子俱在。
梁帝面容憔悴地出現在太和殿的玉階上,沒有擺上玉案,整個人好似經歷過莫大的折磨一樣。
“陛下,臣等有罪。”
眾文武百官、勳貴、皇子們紛紛跪下。
見得皇帝如此,他們不得不跪,而且許多人都掉起眼淚。
梁帝在林公公的攙扶下坐上龍椅,眼中似有一點水花,忍著沒有掉下去,雙目血紅,似是許久沒有睡過覺了。
“自從太和殿殿試之後,朕已經三天三夜沒有合過眼了。”
“陛下。”有大臣悲痛欲絕。
“父皇。”太子和兩位親王紛紛流淚不止。
梁帝血紅的雙眼,抬首看著殿頂的天花板,好一會才道:
“當朝大學士,總共只有五位,朕罷免了三位!看看這幾個朝廷棟樑,哪個不是頭髮花白,哪個不是學富五車,可他們爛了,朕的心也碎了!祖宗基業在朕手裡搞成現在這個樣子,朕愧對天地,有罪於國,恨不得罷免了自己……”
梁帝盛怒之下,幾乎帶著咆哮,毫無心理壓力地將鍋甩給了遞上辭呈,被他罷免的三位閣老。
群臣們紛紛露出戰戰兢兢之色,今天這場戲不得不陪梁帝演下去。
梁帝顯然怒氣未消,指著下面臣子們的鼻子罵道:“還有伱們這些冠冕堂皇站在朝堂上的幹臣們,捫心自問虧心嗎?朕知道,你們有些人比他們更爛!勸你們一句,把自己的心、肝、肺拾掇乾淨了!”
無恥!
荒唐!
可是大臣們又能怎麼辦,難道真讓梁帝再去玄都觀,把爛攤子交給他們?
他們要拯救大梁朝,就得割讓自己的利益,那怎麼可能?
利益不是憑空產生的,一部分人多了,另一部分人就少了。
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那就是如今大梁朝的局勢。
大臣們、勳貴們、皇子們都是有餘,難道還真能損自己去補不足?
那不就成聖人了嗎?
殿下所有人紛紛叩頭服罪。
梁帝掃了他們所有人一眼,似乎所有人都看了一遍,包括太子,包括兩位親王……
他緩緩道:“朕現在很明白,這大梁最大的禍患在內,不在外,就在這太和殿裡!”
“咱們這裡的人爛一點,整個國家就爛一片。你們要是全爛了,全國各地就會揭竿而起。你們想一想,就在你們腳下,死過多少人。想想歷朝歷代的大反賊,哪個殺進來,不是天街踏盡公卿骨。”
他說到這裡,頓了頓。
大殿裡噤若寒蟬。
好一會,梁帝繼續開口:“朕這好幾天沒閤眼,心裡琢磨來琢磨去,就想著跟你們說點什麼。最後總結了四個字‘正大光明’,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就這四個字,是朕挖空心思得來的。從今日起,這裡就叫正大光明殿!”
太和殿內,冉冉升起一塊刻著“正大光明”四字的牌匾。
太和殿也改成“正大光明殿。”
史官奮筆急書。
他不得不說,梁帝的話很有些道理,可比起亞聖公的平靜陳詞,陛下歇斯底里的怒斥,並不讓人信服。
這是大梁實錄,不置褒貶。
但是他回去之後,才是偷偷做下對亞聖公平靜陳詞和梁帝怒斥群臣的對比評價。
“陛下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有張儀、陳平之奇謀,終能挽回朝局,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商鞅作法自斃,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