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乘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章 諸子霸道,不教而誅(4k),長生從聊齋開始,隨緣乘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川講學的地方是一片很大的空地,而且位置很偏僻。但依舊聚集了許多平民前來聽講。

大夏依舊是奴隸制社會。

而奴隸的生活並不是後世常以為的那種,生活充滿勞作。

勞作是平民才有資格參加的活動。

貴人享受平民勞作的成果。

分工很明確。

那麼奴隸做什麼事呢?

對於諸夏之國,奴隸不是人,而是消耗品。往往用於祭祀,從事各種危險的活動,只有極少數的奴隸,能得到主家的賞識,脫穎而出。

這樣的奴隸,屬於傳說中的存在。

事實上,還有不少是編撰出來的故事。

因為充滿絕望的環境,奴隸沒有任何正向的作用,大都會選擇躺平或者自殺。

對主家而言,哪怕是自殺的奴隸,也是有一點用處的,但沒有那麼大。

給奴隸希望,才能可持續獲得產出。

無數年來,奴隸們就被主家用一縷希望吊著。

希望翻身成為平民。

事實是這也是奢望。

奴隸也是人,也有智慧,大夏到了如今,因為周圍都是諸夏之國,沒有獲取奴隸的途徑,作為國人的平民,肯定是不能拿來當做奴隸使用的。

於是奴隸在經歷一次次絕望後,大多選擇躺平。

他們寧死,也不願意留下後代。

因為這人間太苦。

他們下輩子,不願意再來了。更不願意自己的後代,再受同樣的苦。

經歷絕望,接受絕望,拒絕絕望的誕生。

從主家的考慮,奴隸也很難有後代,因為奴隸懷孕,意味著要多花一些成本,等到小奴隸長大,成本又要再提升一截。

有這些錢,還不如花一筆錢去其他諸夏之國購買奴隸。

諸夏之國是不斷擴張的。

抓去奴隸,也就是所謂的不開化的野人,正是諸夏之國擴張的一大動力。但是裡世界就這麼大,諸夏之國已經開發得七七八八。

要不是有瀚海阻隔,甚至於會打起羅剎的主意。

羅剎是罪民的後裔。

但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當罪民。

他們作為罪民,其本身便是上古大姓的後裔。因此在很長時間內,不會被當成消耗品,而是被放逐。

因此羅剎成為裡世界一個特殊的地方。

羅剎沒有奴隸,而是由八姓家族共治。

跟隨秦川離開羅剎的,多是八姓家族的邊緣人物。

由於奴隸的減少,夏京的平民,不得不承擔起更加危險繁重的任務,他們不免怨聲載道了。

但是獲取知識的途徑被貴族壟斷,平民只有出賣自己,依附貴族,才能獲取上升的途徑。

眼下大夏的平民,有取代奴隸,與貴族們形成更加緊密的人身依附關係的趨勢。

長此以往發展下去,奴隸會消失。

平民會降低身份,成為平民與奴隸之間的存在。

那些貴族們,也因為平民和奴隸到底不同,所以會降低平民的損耗,免得將來平民重複奴隸的覆轍。

但平民本是國人的身份,由於奴隸減少,往奴隸方向墜落,總歸是要反抗的。

可他們和貴族們有巨大的資訊差,反抗也是無序的,有威懾力,破壞力,卻沒法將這種威懾、破壞轉化為實際的政治訴求。

有天生良知的貴族,帶領一部分平民反出夏京,成為強盜。

規模大的強盜,有成千上萬人的武裝,在諸夏之國形成很大的勢力。

當今世間,姬姓家族有一位貴族便做了強盜,名雄。

姬雄本是魯國一位卿大夫的弟弟,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

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

姬雄如今名聲若日月,與上古聖皇一樣,傳而不息。

貴族們痛恨他,平民們讚揚他。

但是史書是掌握在貴族手裡的,即使平民們口口傳頌,姬雄的名聲也會在歲月史書下,留下惡名。

這就是秦子講學的主要內容。

下面的平民聽得很絕望。

連姬雄這樣的人物,將來也註定會背上惡名。

他們真的沒有出路嗎?

一位夏京群眾向秦子問道:“先生,可有其他的辦法幫到我們?”

秦川於是又講了一個“愚公移山”的故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俠左,劍右

逍遙小師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