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乘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章 諸子霸道,不教而誅(4k),長生從聊齋開始,隨緣乘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

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紀快到90歲了,在山的正對面居住。他苦於山區北部的阻塞,出來進去都要繞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麼樣呢?再說,往哪兒擱挖下來的土和石頭?”眾人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於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們。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譏笑愚公,阻止他幹這件事,說:“你簡直太愚蠢了!就憑伱殘餘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麼樣呢?”北山愚公長嘆說:“你的思想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答。

握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沒完沒了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揹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從這時開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秦川說的這個神話故事,讓諸多前來聽講的弟子們產生一種震撼感。

但還是有人質疑。

一個姬姓家族的邊緣人物,姓姬名喬,姬喬認為像姬雄那樣的人物,可以聚集近萬人跟隨自己,因為他擁有很強的人格魅力。

但愚公那樣的人,子孫後代真的會按照他的意志一直移山嗎?

秦川於是解釋。

兩座大山,其名為大山,非大山也。

而是王權和貴族,將民視之為魚肉。愚公也不是愚公,而是平民中的長者,表明要移山的決心,在於反抗。

因為愚公很明白,他們不可能逃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生存。

於是表現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

於是王權和貴族便退縮了。

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會軟弱。

這是秦川讀古今神話和歷史的總結。

歷史從來不是真正的歷史,神話也從來不是單純的神話。

虛假的歷史,記錄了一大堆編造出來的聖明天子、賢明大臣,以為上古是盛世。

真實的歷史,是鑽木取火、嘗百草、房屋建造、文字的由來和傳承、各類天災人禍、好人好事與復仇……

這些事不是從某個人單獨呈現出來,而是群體特徵。

特徵最突出的人,便成了聖賢。

他們將自己的經驗提煉,用簡易的語言傳了出去,讓更多人知曉,於是便被人歌頌。

但人間從來不是美好的。

從前沒有過得很好,將來也不會過得很好。

只是嚮往美好之心,乃是眾生的本能。

官府朝廷常以盛世來愚弄百姓,實則所謂盛世,對許多百姓而言,也不過是多了一件衣服,荒年能不被餓死。

聖明天子存在於官方的記錄裡,如佛家之極樂世界,道門之三十三天。而暴虐亡國之君,作為失敗者,則是地獄的意象顯化。

實則天界佛界,一樣有森嚴的階級。

依舊是上位者的天堂,卑下者的地獄。

地府的陰森可怕,只是針對普通人,對判官閻君乃至於鬼差,都不會有任何恐怖感,他們就是恐怖的源頭。

神話的本質就是另一種隱秘的歷史。

記錄了上蒼無道,洪水滔天,蝦兵蟹將魚肉百姓,妖魔食人殺戮,神佛無用,明君賢臣不存,百姓艱難求生。

君無道,則如洪水。

魚肉百姓的,何止是蝦兵蟹將。

吃人的何止是妖魔。

神佛無用,只是安慰劑。

只是許多事不能真實記錄,便以神話留存。

秦川遊歷諸國,見慣裡世界的疾苦,結合前世今生的經歷,感悟諸子百聖的聖道。

他漸漸明白。

諸子百聖想要終結的邪魔時代,並不只是那些魔物。

只是真的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薄顏美玉雲深處

小靜爆豆

帶著鍋鏟去修真

川西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