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深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8章 滿城盡是福爾摩斯,三國新天子,隱於深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次數多了起來,一陣暗戰也在百姓看不到的地方打響。但總體來說,這些小打小鬧,還未釀成傾覆長安的大禍。

不過,誰也看得出來,這也不過時間問題而已。只要積腋成裘、聚少成多,這種量變的事件終究會引起質變。到時候,長安百姓擔憂的大禍,也就會猛然籠罩在長安城頭。

可就在這個時候,長安城中忽然出現了一件大事:大隱士鄭玄奉詔入朝,已到都亭驛!

漢代到了劉協這時代,是經學是天下。可一提起經學,便不得不提經學泰山北斗的人物:鄭玄。

鄭玄師從馬融,《易經》、《春秋》、《禮記》、《詩經》無所不通無所不精。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融匯今、古之長,鍛成“鄭學”,流芳百世。這在文壇當中,可謂曠古一人也。

鄭玄、荀爽、陳寔是這個時代的三大賢士,凡朝廷三公出缺,總會象徵性地向他們發出詔命,但此三人卻甘老林泉從不奉詔。尤其鄭玄被州闢、舉賢良方正、茂才等有十餘次,皆拒不受。公車徵左中郎、博士、趙相、侍中、大司農,也都沒有就職。

鄭玄有意保持其名士的清節,不肯與自己所鄙視的那些外戚、宦官及唯名利是圖的假名士們為伍,一心在學術上發揮自己的才智。以布衣而雄視世人,不愧為這個時代的真名士。尤其當荀爽、陳寔死後,鄭玄作為碩果僅存的一人,更是顯得冠世天下。

可想不到,這樣一位人物,今時今日竟然來到了長安!

這是何等的幸事!

而此人到了長安,所代表的意義,絕非文壇盛世那般簡單。一個人的聲望到了頂點,有時候所做的一件事,足以影響天下。鄭玄至長安,那長安集蔡邕、孔融、伏完、陳紀等大儒濟濟一堂,便為毫無爭議的文治中心。這時候,就算劉協真不是漢靈帝那腦殘皇帝的親兒子,那這個漢室,也絕對是這個天下毫無爭議的正朔!

由此,長安城中的風向一時轉變,人人彷彿注入一針強心劑的同時,都不由分散了精力打聽起了鄭玄為何這次會接受朝廷的徵辟。

有的說,是鄭玄隱居高密時,袁譚作亂,鄭玄唯一的兒子引兵抵抗戰死,使得鄭玄對袁紹恨之入骨。

也有的說,是天子命太中大夫孔融和豫州牧劉備連番相請,鄭玄深受感動,畢竟,隱居高密時,孔融便與鄭玄相厚。而劉備乃盧植學生,盧植與鄭玄同門,兩人也有一定的香火情。

還有的說,就是天子幾番相請,鄭玄也感漢室如今朝廷宴清,才肯出山為萬民立書。

但不管怎麼說,當鄭玄入長安的時候,誰都看到了天子用安車蒲輪、束帛加壁的規格,將年逾古稀、白髮蒼蒼的鄭玄請入了未央宮。

安車平闊,以蒲葉包裹車輪,絹帛垂掛於車壁,可避免顛簸。當年漢武帝就是用這種方式把枚乘接入了京中,從此這種方式被視為漢室敬賢的最高禮節。鄭玄當世最著名的大儒,這個禮節放到他身上,誰都不覺得過分。

只是,沒有人知道,天子在將鄭玄接入未央宮的同時,也將鄭玄的一票傑出弟子,統統打包收入了朝堂。也沒有人知道,劉協與鄭玄在宣室殿奏對的時候,劉協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鄭君,你再收個徒弟如何?”

鄭玄眯著眼睛,笑得露出了沒有了牙齒的牙床,一臉的心領神會:“陛下,老臣來此,正為此事爾……”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神大軍閥

暮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