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音符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 報父仇曹操大屠殺,三國演業,五分音符2,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每次見到楊錫,蔡伯起都很開心。

再怎麼天災,對於他們這些站在人群頂端的人來說,至少生活影響不大。

喝了幾杯,蔡伯起終於講起災民之事。

“辰河,本郡正為災民之事頭痛,不曾想你卻來了,真是及時雨啊,來,飲滿此樽,算是本郡代表十萬災民,感謝辰河。”

於是蔡伯起一飲而盡,郡中府官也個個喝完。

楊錫喝完道:“大人,十萬災民,大人心中不知是何打算。”

蔡伯起道:“辰河,你放出訊息給本郡,說帶了百萬石糧來我東萊郡,莫非不是為救災民而來?”

楊錫道:“自然是救災民而來,但這個救法,總得有個具體章程,不知道大人有沒有具體辦法。還有,今年北方災民如此多,這百萬石,在下安排給東萊郡的,數量卻並不多,只有十萬石的。”

蔡伯起誤會了,其一,他以為百萬石糧食是全部發給東萊郡災民的,其二,他以為楊錫將糧食交給他就行了。

怪不得蔡伯起如此高興。

見蔡伯起有些尷尬,郡中其他府官也不做聲,楊錫又道:“今年中原災民何止百萬,我辰河商會,雖有些餘糧,卻也是杯水車薪,是以,在下覺得,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我辰河商會將會以商會與東萊郡雙方名義,各地廣開粥棚施粥,若是有願意上我東萊港求得生存的,我辰河商會,將安排足夠的崗位,讓災民能夠自己養活自己,此才是救濟正道。”

說到救濟災民,楊錫卻不含糊,絕對不能將糧食交到這些人手裡。

過一關少一半,這是普遍現象。

蔡伯起見楊錫特意站起來說話,知道這人平時嘻嘻哈哈,但真做起事來,原則性極強。

由於楊錫的堅持,蔡伯起同意了楊錫的提議。

但楊錫要求在黃縣北再撥土地,以擴大東萊港地盤,容納難民時,蔡伯起卻不同意了。

楊錫沒辦法,只好提出十萬石糧換取土地的條件,蔡伯起才同意了楊錫的條件。

這等於是用糧買土地,此時的土地,已然用錢買不到,錢已經沒有用處了,大家都是物物交換。

楊錫終於在北方大陸上,得到了一塊基地,這塊基地,有方圓十公里。

隨後,楊錫命董丸,給北海國孔融,主動送去了十萬石糧食,以解北海國危機。

北海國總共人口不過十五萬,十萬石糧,已然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了。

孔融從來與楊錫沒有接觸過,不知道楊錫為何意,遂問送糧的董丸,董丸只給楊錫帶了一句話。

“若孔北海有需要幫忙時,只管命人到東萊港報知一聲,必不遺餘力。”

楊錫信孔融的為人。

而且,楊錫在為另一件事做謀算。

過兩年,袁紹派其子袁譚攻北海,欲統一青州,孔融抵擋不住,向人求援,楊錫覺得,這才是真正進駐青州的契機。但楊錫這個算盤打錯了,堵住了孔融的嘴,但究竟階級立場不同,後來孔融沒有向他求援,這是後話。

百萬石糧,已經花了三十萬石,楊錫大笑自己是敗家子。

但這三十萬石糧,卻將使他的名聲深入東萊郡和北海國。

楊錫早算到了,以孔融的為人,肯定將自己的名聲宣傳的妥妥的,以後楊錫要是犯個錯東征西討什麼的,至少沒有這麼多人開罵開打。

辰河群島上二十萬人,現在也進入了正常的生活軌道,這不用楊錫管,給島上留了十萬石糧食做儲備,還剩下六十萬石。

這日,楊錫在東萊港,終於等到了袁紹派人來訪。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許攸,官渡之戰的重要人物。

袁紹派許攸過來,並不是沒有理由,因為楊錫在十九路諸侯聯盟時,宴請袁紹,許攸也在,且似乎與楊錫比較談得來。

生意做熟不做生。

許攸來了,楊錫熱情款待,相談甚歡。

楊錫知道袁紹的目的是要糧,不是為難民,是為自己的軍隊。

但楊錫可不會幹這樣的事,這次帶糧過來,是為了自己廣佈名聲,打群眾基礎而來的,可不是用來養虎。

於是許攸沒有得逞,還是按照東萊郡的模式。

公孫瓚和曹操,最終也都派人過來,楊錫自然是一視同仁。

經過此事,楊錫的俠名,也正式傳入了北方各郡。

此時曹操正興兵報父仇攻打陶謙。

曹操使荀彧、程昱二人守鄄城,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