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章 諸葛安人世家,[綜]五行缺錢,簡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知道,我知道。”諸葛安人趕緊抓住哲宗的手,熟練的往他體內輸送內力,“官家答應過我,北境由我管理,我一直都信您。若是真要實行青苗法,您會親自對我說,不是這樣一封冷冰冰的詔書。”
“青苗法……你從來都不贊成的。”哲宗嘲諷一笑,道:“別說沒有,我知道的,你表面上是討了一個自主自治之權,實際上是想用現實告訴我父皇變法也有不到之處,不是嗎?你知道,我也知道,是這些人不知道!高太皇太后在的時候,他們背對著朕,只以為朕是泥塑木胎;而今舊黨只想著打壓新黨,管什麼朝政江山!是朕無用,未能壓制黨爭,若是父皇尚在……”
“官家!官家之功,功在千秋;官家之過,瑕不掩瑜。變法利大於弊,若無變法富國強民,不會有西夏俯首稱臣,不會有收復燕雲十六州!”諸葛安人勸慰道。
“朕一直知道黨爭激烈,沒想到他們居然敢假傳聖旨,膽大包天,曾子宣!”哲宗拍案而起,怒道:“今日敢假傳聖意,明朝就敢矯詔,矯詔!端王!一定是,一定是……”
“官家,您冷靜,詔書蓋了大印您不知情,曾丞相也不一定就知情……”
“阿安!”哲宗回頭抓著諸葛安人的臂膀道:“他們這是要架空朕啊,朕還活著,他們就當朕已經死了,朕還活著!”
“官家,官家,您一直都在,一直都在,別……”
“端王!端王!”哲宗越想越氣,聽不進任何勸阻諫言,心中一把火在燒,只想著要端王付出代價,要曾布陪葬。
“噗——”哲宗怒極攻心,一口心頭血就這麼噴了出來,諸葛安人一個健步上前接住他軟到的身子。
哲宗再次醒來的時候,只見身邊圍了無數人,向太后、孟皇后坐在床邊,五位皇弟亦在,章惇、曾布等人也在殿中侯著。哲宗轉頭四顧,沒有看見自己想見的那個人。
“官家醒了?太醫,快過來診脈。”向太后見哲宗睜眼,趕緊叫太醫複診。
“回稟太后娘娘,官家乃怒極攻心,心血不歸之症,官家本就身子虛弱,理當戒急戒怒。心平氣和才能保養身子,否則,再有下次,神仙難救啊!”太醫侍立一旁,心中無奈,誰都知道勞神費力對養病不好,可皇帝是天下最耗費心力的職業啊。
“諸葛許國太過放肆……”向太后怒道,她早就問清楚了,當時殿中自有他一人侍奉,肯定是他把哲宗氣得吐血。
“扶朕起來。”哲宗虛弱打斷向太后的話,劉敏會意扶起哲宗,在他身後墊了厚厚的軟墊。
“官家,諸葛許國……”向太后對諸葛安人素來無好感,他對皇帝影響太大,正值立儲的關鍵時期,向太后想方設法削弱諸葛安人的影響力。
“為何不見阿安?”哲宗問道。
“諸葛大人自知有罪,在殿外長跪請罪。”孟皇后小聲道,只聽一聲阿安,就知哲宗對諸葛安人並無遷怒。
“還算他有自知之明,官家,您乃九五之尊,切不可待臣下太過寬容,居然氣得你嘔血,不可輕饒!”向太后趕緊道,孟皇后這種木訥之人都聽得出來,更何況向太后。
哲宗輕蔑一笑,道:“哦?依太后的意思,該如何?”
“如此大不敬,自是殺頭死罪,禍及家眷,以儆效尤。不過念在他為國征戰多年的份兒上,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只讓他去職流放就是。”至於北境軍的新統領,自然由她來決定,正好當作報酬賞給支援端王登基的武將。
“太后說的是,您金口玉言,這話朕就當懿旨了。不過既然要斷案,總要讓人當面對質才好。來人,去叫諸葛大人進來。朕這一病倒,樞密院、政事堂、三司的大人都來了吧,都一起進來,正好議一議這氣得朕吐血的罪過。”
“官家……”章惇下意識覺得不妥,正要勸諫,哲宗卻已經閉眼揮手,讓劉敏去宣人進殿。
諸位大人魚貫而入,行禮拜見,起身站在一旁,只有諸葛安人還跪在地上。
哲宗躺在床上,靠著軟墊,有氣無力道:“起來,還未定罪,跪什麼。劉敏,與諸位臣工說一說剛剛太后娘娘的懿旨。”
劉敏聲音清脆,口齒伶俐,很快就把剛剛的情景複述的一遍。哲宗示意劉敏把那封強制推行青苗配額的詔書越過章惇、曾布,給諸位臣工傳閱,最後傳到章惇手上。章惇驚詫,作為丞相之一,他居然不知道有這封詔書的存在。這可不是“例行詔書”,對北境的一切都是特事特辦,不可能有此失誤。章惇看了看曾布,直覺不好。
“諸位大人看清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