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三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神童的待遇,農家狀元郎,成三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想起前兩日的情景,葉老還是有些失神。

王縣令絲毫沒把陳平當個孩童來看待,自己如同司農寺的幹吏,陳平則是一隻急需養肥的肉鴨。

那般堪稱兇狠的教育方式,著實有些讓人驚住。

葉老教學多年,什麼樣的教學方法都用過。

可他從未見過,有哪位先生會對學生如此“兇狠”!

王縣令直接把厚厚一摞,近十年的科舉時文範例,擺在了戰戰兢兢的陳平面前。

絲毫不顧陳平的小聲抗議,並且指著他的鼻子,嗤笑道:“你老師說你是算學奇才,這一點我是相信的。”

“不過依我看,你同時也是個文章上的廢材!”

“朝廷以文取仕,光是精通明算,永遠別想考進士科,這一點難道你不知道嗎?”

這話說的不無道理。

陳平在書院雖然也學到了一些寫文章的技巧,基本知道怎麼引用先賢的微言大義,怎麼把文章改成駢四儷六的工整句子,但也僅限於此。

以現在的水平,別說考舉人了,就算是想要透過縣試博得個秀才,若是沒有眼前這位縣尊放水,估計都有些玄乎。

先前在書院裡,陳平已經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勁頭去學習。

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字功底並不是短時間內,靠著苦學就可以突飛猛進的。

否則對那些自幼志學之士實在有失偏頗。

除非,另闢蹊徑!

深受刺激的陳平,好像明白了王縣令的用意,未再多言伸手接過了厚厚一摞文章範例。

其實這個方法,陳平之前也有所耳聞。

據書院裡流傳的小道訊息,在外地州府曾有一個屢試不第,資質極差的童生。

此人做的文章,可以說是狗屁不通,全然沒有半點靈性,多次被先生怒斥為不值一文的醪糟,直言朽木不可雕。

可就是這麼一個愚人,偏偏有著堅定的意志和過目不忘的才能,也不知從哪裡聽來一個荒謬之極的法子,開始蒐羅科舉範文,將之一一背熟。

最後,此人竟然靠著死記硬背,將上千篇文章全都爛熟於心。

而後,第二年一鳴驚人,一舉透過拿到了秀才功名。

更恐怖的是,僅僅修整備考的兩年後又考上了舉人,徹底的光耀門楣!

當他的學習之法被洩露出來之後,當年不知有多少人,發了瘋似的有樣學樣。

一時間,這奇聞傳遍五湖四海,天下各州各府的學子紛紛效仿,到處都是狂背範文的莘莘學子,簡直是把進士科當成了明經科來考。

這也難怪,誰叫明經科在讀書人之中最被人所不齒,社會地位低下也沒有多大的升遷之望。

可惜,這般喪心病狂的科舉之法,就如認了主一樣,在其他人身上並沒有什麼神效,反而讓許多學子成了滿口絕妙文章,但連日常說話都不利索的瘋子。

現在,王縣令將如此多的科舉範文一股腦的拿過來,況且還都是近年針砭時事的時文,其用意不言而喻。

秀才功名僅需文筆上佳,而舉人功名則需結合當下時政作文章,這也成了許多寒門學子的攔路虎。

他們蝸居一隅又不出自書香門第,從小缺乏對政治的耳濡目染,怎能知曉天下時事。

若是一知半解強行為之,恐怕只會被人笑作井底之蛙。

陳平原本想著先考取秀才功名,並未考慮那麼遠,所以對當下時政也缺乏瞭解。

可現在要參加童子舉,可是萬萬離不開策論的。

陳平雙手哆嗦著,小心翼翼接過那一摞文章,同時將求救的眼神,看向自己的老師。

老師,您不打算管一管?

王縣令這是嫉妒您老有個好弟子,他可是要把我送入虎穴啊!

葉老已然看穿了陳平內心的掙扎,並未多言只是丟下一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直接拉著王縣令匆匆離開了。

可陳平不知道的是,葉老和王縣令走到遠處,立刻就爆發了激烈的爭論。

葉老自有一番教學之法,豈能隨便讓人插手自己關門弟子的教育。

況且還是這種近乎拔苗助長的方式,若是心智不堅定,只怕是後患無窮,自斷前程。

就算對方是縣令,葉老也絕不允許他對陳平的教育如此肆意妄為。

面對葉老氣勢洶洶的質問,王縣令面色依舊從容不迫。

只是問了一句,“葉老可知道,你那弟子的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怮

秋暝

天武霸尊

十九道

漢末沉浮記

何子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