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還有意外收穫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三章、還有意外收穫,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前清廣東鹽政道道臺孫玉庭。
也算是官宦世家了。
不過在廣州之戰的時候。
這個孫玉庭有些倒黴。
本來作為一名文官是不需要上戰場的,但偏偏明軍一枚炮彈打偏了,剛好把這倒黴催的打死了。
作為孫玉庭長子的孫聞——原來叫孫善聞的年輕人,就改了名字,隱居在廣州,但這孫家雖然是官宦世家,但大清朝都沒了,不想做明朝的官兒的孫家人坐吃山空也不是辦法,所以孫聞就出來考大學,打算學個醫術,日後也算是有一技傍身,現在就在南洋大學醫學系讀書呢。
後來不知道怎麼和吳望海搭上線了,要搞這個“民主共和促進會”。
“鐘山,鐘山,有空嗎?”
吳信中在教室門口喊道。
我的天。
姓孫,名聞,字鐘山,還是個學醫的!
這要是被朱皇帝聽到,還不得立刻下令錦衣衛拿人啊。
好在。
發音都對。
就是字不同。
朱皇帝暫時應該是可以放心的了。
“同學們,今天暫時就到這裡了,我有個朋友要見。”
孫聞和吳信中關係還是很不錯的。
孫聞等人對吳信中這些君子很有好感。
而吳信中也經常給孫聞等人捐款,還讓孫聞在《君子報》上發文章,讓他揚名。
“什麼?吳先生,您打算辦一個學校,專門招三十歲以上計程車子學醫、學法律、學會計,還讓我們民主共和研究院的學生去做老師?”
民主共和研究會的學生,都是南洋大學、廣東大學、道樺大學的正式學生。
讓醫學系的學生去培訓赤腳醫生至少是夠格的。
也不要求有什麼高深的遺書。
能應付一下頭疼發熱感冒,會開點藥,包紮縫合傷口,有點消毒意識就足夠了。
光復六年,年底。
年關將近。
光復七年正月,就在這一年的喧囂的氣氛之中到來了。
秦淮河邊。
夫子廟內。
一群早就過了三十歲書生們聚在一起聊天,還有嗒吧嗒吸著香菸。
“唉今天皇帝去港口送首批前往新大陸的移民了,回來的路上有人跪地請願,結果皇帝根本沒有理會。”
“遞交上去的請願的摺子,也被駁回了。”
“皇帝是鐵了心的不讓我們去考了。”
“唉,早知道這樣,兩年前就不鬧了,鬧什麼鬧啊,現在想考都考不了。”
“當初多好考啊,一千人考取兩百,現在呢?現在就算能考,也難考得上了,一萬人考也是取兩百。”
“還是當官好啊,哪怕就不升官,做個基層小官,每年也能賺個兩三百塊錢,這輩子是吃上鐵飯碗了,到六十歲退休還有退休俸。”
大家說著說著就沉默了。
只剩下嘆息。
“考不考得上秀才其實沒什麼,但是這個士紳的身份嗎沒了才是要命。沒了功名,沒了前程,那點官場上的關係也指望不上,人家也不把我們當士紳看了我家那邊的鎮長已經來打招呼了,明年的田稅要收全額了。”
“我那邊也是,一個子都不給減啊。”
“沒有收長價都算是不錯了,我們這些人沒有功名,沒有關係,地方上的官兒不欺負我們欺負誰?還好現在是本地人做官,鄉里鄉親不敢做的太過,要是以前外地人來做官,不扒一層皮才怪呢。”
就在這時候。
一名同樣儒生打扮計程車子走了進來。
來人命叫洪秀,是個廣東的讀書人。
今年有三十一歲了。
不過看起來有點清秀。
顯小。
似乎可以矇混過關再去考一次。
不過他參加過當初廣州府的秀才考試,結果沒中。
這下完蛋了。
留下了名字、籍貫、年齡檔案。
雖然也可以去試試矇混過關,畢竟這文書諜海的,大明的大學士府也未必能查得出來。
但是
當年那麼好考的廣州秀才考都沒中。
現在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想要考中,怕是難如登天啊。
洪秀大聲說道:“諸位,現在出路只能去讀大學或者是去讀技校了。新中華和蘭詳在廣州、中都、上海都有分校,大家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