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十幾年後的世界大戰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三章、十幾年後的世界大戰,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處理了朝政之後。
朱皇帝就急匆匆離開,踩著腳踏車去了太醫院,看望剛剛出生的兒子了。
朝鮮儒生鄭民始有一點說的是沒錯的。
那就是現在的大明朝廷和歷史上的大明、大清都不一樣。
孔孟之道,現在都有些邊緣化了。
而且在政治制度上,大明朝廷是以禮治國。
在這個時候東西方交流、碰撞的時代。
東方的儒生們當然也對西方的政治制度有所瞭解。
很快就有人指出。
朱皇帝所謂的學習周代制禮。
事實上,他這是託古改制,他真正學習的反而有點類似於西方大英帝國的憲政制度。
只是改了個名字而已。
什麼叫做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啊。
所以現在大明朝的政治制度其實和之前的大清朝是很不一樣的。
大明朝的行政、立法體系,都有歐洲不列顛國的影子。
大明朝是有明確形成制度的議政院、行政院的兩院。
議政院有立法之權,有督查、彈劾行政之權。
而行政院在左右丞相的帶領下掌行政之權。
而皇帝,則是在兩院之上,獨裁政務。
已經是非常類似於實君憲政的制度了。
大明朝的丞相,也和不列顛、普魯士這些實君立憲制的國家的首相差不多。
另外。
議政院也在輔助皇帝立法的名義下。
取得了一定的立法權和監督權。
雖然任何法律的透過最終都要皇帝的簽字。
但議政院對法律條文的影響是實實在在的。
這個議會,並不是一個只會鼓掌舉手的議會。
而且可以預見。
一旦朱皇帝這位開國大帝不在了,議政院實際上的權力還會更大。
不過這都是朱皇帝有意為之的。
他可以行君主獨裁。
因為他相信自己指引的方向是正確的。
但是他不能保證後代子孫也能和他一樣英明神武。
因此。
君主獨裁之權被制約,被限制。
是大勢所趨。
朱皇帝也不想去影響這個大勢。
甚至有意推動——如果能在他的任內,完善大明朝的上上下下的政治制度,建立一個能夠有效穩健執行的體制。
除此之外。
困擾歷代王朝的另外一個問題。
就是皇室子孫如何安排的問題。
這事情解決不好,同樣可能成為拖垮一個王朝的原因。
現在大明的皇室是越來越大了。
剛剛李妃誕下的皇子,是朱皇帝的第14個兒子,算上已經出生的和還在肚子裡的。
朱皇帝已經有27個子女了。
其中22個已經出身,有14個兒子,8個女兒,另外還有5個在妃子們的肚子裡——朱皇帝除了一後三貴妃,像是朝鮮國的翁主之類的來自各屬國的公主郡主之類的妃子還有8個,另外在大明帝國國內也進行國選妃,地方上一些大族也送女入宮,還有就是蒙古草原諸部的和親。
朱皇帝一個人可真的是太辛苦了。
光是大小老婆,就足足有26人。
不過這其實也不意外。
而且朱皇帝這點女人在歷史上的皇帝女人人數排行榜中肯定很難排進二十強的。
但朱皇帝有一點肯定是吊打歷代皇帝——那就是他的子嗣存活率。
得益於醫學進步。
朱皇帝二十多個孩子全部都健健康康,活蹦亂跳的。
而且朱皇帝還很年輕,今年才三十二,又很重視身體鍛鍊。
早上起床都會慢跑個五六公里,平時去上班也是騎單車去的,出遠門能騎馬就騎馬,通常不會坐馬車。
而且因為有兩院制度存在。
朱皇帝也不需要和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一樣殫精竭慮做工作狂。
一般沒有特別重大的事情。
他會在上午就把朝政處理好了,中午吃了午飯午休過後,朱皇帝會視情況,接見一下大臣,或是和老兄弟們敘敘舊,或是去爬爬山、打打球之類的。
再加上飲食上,朱皇帝也很注意。
畢竟以前是幹醫生這一行的。
所以身體還倍兒棒。
到了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