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十幾年後的世界大戰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三章、十幾年後的世界大戰,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這個時代又沒有什麼夜生活,所以就只能牽牽手了。
而且朱皇帝是首富嘛,又不擔心養不起,學區還是中都皇宮的,根本不擔心小孩子的上學問題。
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哪怕朱皇帝的後宮不再繼續擴大。
大明朝的皇子公主的數量肯定也是會越來越多的。
而如何安排,或者說利用好這些皇室血脈,就是朱皇帝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了,畢竟都是他的孩子嘛。
作為皇家血脈。
最好的安排當然是繼承皇位了。
但是大明的皇帝寶座就只有一個。
皇子都已經有14個了。
肯定不可能把大明帝國分拆成14份讓14個哥各取一份了。
平分家產在【明禮】中也是不被支援的。
按照【明禮】中對家族財產的繼承製度的規定。
嫡長子守家,諸子開拓。
當然了。
這只是建議,一般家庭如何分配自己的財產大明朝廷是管不著的。
但是大明皇家肯定是要按照這個來的。
也就是說。
太子當皇帝。
其餘諸子就得去幹別的。
而其他皇子的前途之中,最好的當然是去繼承屬國的王位了。
大明帝國不可能佔領所有的土地。
拿下原本屬於滿清帝國的土地,在加上東西伯利亞、東南亞的幾個大島就很不錯了。
這一片地盤,大約是2000萬平方公里。
比歷史上的沙俄略小,但也是絕對非常遼闊的地盤了。
而且和沙俄拿下的都是一些凍土地帶不同。
大明帝國拿下的這些地盤中,耕地數量和人口承載能力都是歷史上擴張到最極限的沙俄帝國的好幾倍。
所以在消化這些地盤之前,大明帝國再擴大自己直接統治的地盤就有些難以下嚥了。
除了大明朝廷直轄的地盤——也就是設立了省、府、縣、鎮、鄉數級政府機構的地盤之外。
大明朝廷還直接控制的地方就是兩個殖民地總督府了。
也就是澳洲殖民地和新大陸殖民地的兩個總督府。
總督府是臨設機構。
殖民地的前途一般會有兩種情況。
一種就像是婆羅洲和爪哇一樣,被直接納入統治。
另外一種。
就是未來的澳洲和新大陸的模式。
諸子分封!
把朱皇帝的皇子們分封到澳洲和新大陸去,行夏君夷民之策。
也就是說。
在澳洲和新大陸這樣的地方,大明朝廷直接統治的成本太大了。
所以考慮到成本問題,分封制倒是很值得借鑑。
朱皇帝雖然是後世而來的。
但是卻是一個民族主義者。
什麼多民族大團結他是不怎麼認同的。
至少。
這個理念很難在18世紀的世界行得通。
現在這個世界可沒有什麼多民族的強國。
大家都是民族國家,沒有例外。
至於美利堅現在的美利堅又不是什麼強國。
所以。
朱道樺要在大明帝國本土建立的也是一個民族國家——凡是大明帝國之國民,都需要認同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種語言,一種文化。
所以現在大明的戶籍管理制度是沒有民族這個專案的。
朱皇帝認為。
在大明帝國取分民族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因為在大明本土四萬萬多百姓中。
漢人的數量佔到了99。
只要推行漢語和漢化教育。
幾十年後。
什麼民族都融合了。
而以大明帝國這個核心的周圍。
朱道樺還打算建立一連串的屬國。
這些屬國,要麼距離大明太遠,同時也不太好直接吞併的地盤。
比如說中亞、印度等。
這些地方就是封給一些不太好控制的國內勢力。
比如說平西藩,還有印度諸藩。
還有就是地窄人多,本土民族意識已經產生的地方。
人口多,土地又貧瘠,沒什麼油水,吞下去的成本還更高,消化出來的資源還少的地方。
比如安南、朝鮮、日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