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朕有的是地方安排失去土地的農民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三章、朕有的是地方安排失去土地的農民,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上,您真的要平分朝鮮的土地?”
已經從官場上退了下來,專心做他的工商促進委員會的蘭國公羅芳伯穿著御賜的東北貂皮大衣,跟在朱皇帝后面,在江北行宮的日月湖邊上亦步亦趨的跟著。
他現在沒有官身,平時很少會和朱皇帝說朝堂上的事情。
但今天卻破天荒的說起了朝鮮的事——按理說,這事即便是大明諸臣也不應該過問的,因為那是朝鮮之事。
藩國之事,除理藩院外的官員過問,都算是有些越權了。
所以,沒有官身的羅芳伯,大概是被大明朝堂上的一干重臣攛掇著來朱皇帝這裡探口風了。
現在入秋了。
天氣開始轉涼。
日月湖上,已經有穿著清涼和裝的女子泛著小舟採摘最後一茬蓮子,好一副江南水鄉風情,這些和裝女子都是日本國各地藩主進貢的。
對君王來說。
笑納藩臣的進貢也是政治的一部分。
這些女子長相姣好,而且和漢人女子也有不同,面向柔弱,身段卻很是丰韻。
頗有些異國風情。
朱大皇帝的生活是越來越腐敗了。
不過蘭國公卻是眼觀鼻鼻觀口,一副正人君子,有德之臣的模樣。
朱皇帝擺擺手,他周圍幾名年輕的女官和女侍衛恭敬的從他身邊退開了一些。
朱皇帝這才轉過頭來,看向這位大明覆國第一功臣羅芳伯。
當初如果不是羅芳伯第一時間納頭就拜,光是平定蘭芳,得到第一塊地盤的難度都會大不少。
如果論能力。
朱皇帝這一批‘復國二十八功臣’怕是能力只比光武帝的“雲臺二十八將”高那麼一丟丟。
“大舅哥,你不是為了朝鮮兩班而來的吧。”
羅芳伯點點頭說道:“皇上,朝鮮彈丸小國,皇上自然可以隨意拿捏。”
朱皇帝笑了笑:“所以是有人擔心朕在大明也搞平分土地這一套?”
“這個”
朱皇帝笑了起來,擺擺手打斷了羅芳伯說道:“大舅哥,今天沒有君臣,只有親家,你是胖仔(朱宜鏨)的舅舅,我還能不放心你麼。伱就放心大膽的說說,這平分土地這個辦法,好還是不好。”
羅芳伯沉默半響,居然點了點頭:“好,但是”
“好不好,得看國情,在朝鮮行平分土地之策是好,因為朝鮮國小民弱,有朕給朝鮮小民做主,有大明做朝鮮之父,所以把朝鮮的土地分掉不會鬧出什麼大亂子!”朱皇帝擺擺手說道,“但是在大明不行,大明太大,頭頂上也不像是朝鮮一樣有個父之國能壓得住,若大明亂起來,沒有人能壓得住!!”
羅芳伯點了點頭。
朱皇帝的意思很明顯。
平分土地,如果辦得好當然是好,辦不好那就是天下大亂!
朱皇帝不怕朝鮮天下大亂,因為朝鮮國小,亂起來他隨手就能壓下去。
朝鮮無論如何,都有大明給他兜底——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朝鮮明顯是有些“喪權辱國”,把外交、海關等權力都交給了大明,甚至連國家的國王繼承都要受到大明的控制。
幾乎就可以算是大明一個自治區了。
但同樣的。
朝鮮也得到了大明的保護,甚至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也有個靠山來兜底。
可是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一個能給大明兜底的國家。
大明太大了。
如果在大明這麼搞,大明亂起來,朱皇帝可沒有把握能把亂子壓下來。
因此朝鮮是朝鮮,大明是大明。
不可混為一談。
“臣明白了。”羅芳伯明顯鬆了一口氣。
朱皇帝揹著手走了幾步。
“最近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省有許多官員上書,請抑兼併。你認為抑制兼併好還是不好?”
“好!”羅芳伯立刻說道。
這段時間在報紙上的熱門話題其實不是朝鮮的亂局——雖然朝鮮那邊亂得狗腦子都打出來了,但是大明老百姓卻不怎麼關心這個朝鮮孝子,這段時間在報紙上被討論的是大明朝南方開始密集出現,並且很有可能向北方蔓延的土地兼併和退佃的問題。
羅芳伯的看法,自然也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士大夫階層的看法。
朱皇帝聞言卻連連搖頭,說道:“朕卻認為不好!抑制兼併得看是什麼時候,什麼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