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朕有的是地方安排失去土地的農民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三章、朕有的是地方安排失去土地的農民,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走到涼亭下,看著日月湖波光粼粼的湖面,扭頭看著羅芳伯說道:“若現在是漢、唐,乃至於前明,朕都會毫不猶豫的打擊兼併!因為按時候,地方豪族兼併的不只是土地,還有人口!!”
“他們控制著土地和人口,成為地方上的實際統治者,這些人,以前叫做士族,後來叫士紳,他們在地方上統御百姓,徵收租稅,朝廷也必須要和他們合作才能長治久安,他們其實並不是什麼地主,而是領主,所謂王與士大夫共天下,說的就是和這些實際上的領主共天下!”
朱皇帝面色凝重。
中國計程車大夫,其實是和日本的武士、歐洲的騎士階層是差不多的存在。
他們不只是土地的所有者,還是百姓的統治者。
佃農佃戶被固定在土地上。
如果現在恢復士紳階級的特權,那大明朝的工業化程序肯定會被極大的遏制——人口,或者說,能自由流通的廉價的勞動力,是工業化發展過程中的燃料之一!
朱皇帝很清楚,把人從土地上趕進工廠,未必能給底層帶來多少的好處,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有不少的摩擦、衝突。
但同樣的。
如果他不這麼做。
那一百年之後。
整個中國的財富,都會被掠奪一空。
這可是明清兩代積累了數百年的財富!
沒有了這些財富。
等後世中華要發展工業化。
就只能走一條讓農村承受更大痛苦的道路。
原始資本的積累,從來都是血淋淋的。
而現在,中華的民間是有足夠的財富和資本的——所以,這一條血淋淋的路,如今可以溫和一些,可以不那麼血腥。
現在的人承受的痛苦,遠比後世經過了百年國恥、戰亂、飢餓等等的痛苦小一百倍,一千倍!
因此。
朱皇帝是絕對不會容許,士紳階級復辟,讓他們重新掌握大量的人口,打斷這個工業化的程序的。
羅芳伯聞言楞了一下,他下意識看了看那些遠遠離開,完全聽不見他們對話的女官,壓低聲音說道:“皇上,這士大夫自古以來都是國家基石啊。”
“朕也沒說士大夫這麼做有什麼不對的。”朱道樺微笑說道,“如果如今還是漢唐之時,朕恐怕還會樂意與士大共天下,但是現在可不行,時代,不同了!”
“士大夫的時代,過去了,若是讓他們回來,那大明就會積貧積弱,最後淪為西方諸強的狩獵場!曾經歐洲也有個和士大夫差不多的騎士階層,但現在的歐洲早就不失騎士的天下了”
羅芳伯愕然。
朱道樺竟然把士大夫和歐洲的騎士階層對比。
不過話說回來。
似乎士大夫和騎士確實是有點類似。
只是歐洲人將騎士的權利義務用明文規定出來——從大領主那裡取得土地和農奴,並且承擔兵役。而在中國,士大夫到底有多少權利,要承擔什麼義務,都是非常模糊的。
“大舅哥,朕剛從歐洲回來的時候可不知道這些,也不知道什麼叫做王與士大夫共天下,現在看起來當初對國內的情況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還能取得天下,只能說是天命所歸了。”
什麼天命所歸,明明是你自己在裝,之前和滿清鬥需要士大夫的支援,現在大局已定,所以開始把矛頭對準士大夫了。
羅芳伯心裡嘀咕道。
但他哪裡知道。
朱皇帝說的是真心話。
他是真的不太清楚“王與士大夫共天下”是怎麼回事。
他甚至都將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私有制給混淆了。
在後世有個月經問題:如果中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不是滿洲八旗統治下的大清帝國,而是一個類似於明朝的漢人統治的國度,或者乾脆是明朝又續了兩百多年,那麼還會有百年國恥嗎?
類似的問題產生了不少的爭論。
而現在,朱皇帝在當了皇帝之後,從更高的維度上,他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對那個時代的中華而言。
民族矛盾掩蓋下更深層次的矛盾,是封建土地所有制——這回真的是體制問題了。
表面上。
明清兩朝都不像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帝國。
因為他們沒有像是武士、騎士這樣的封建領主。
大部分時候。
這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帝制國家。
皇帝的政令能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