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在上海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二章、在上海,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上海,正是最為熱鬧的時候。
各處的商店都已經張燈結綵,琳琅滿目的年貨堆滿了櫥櫃,都快要擺到街面上了。
由於有創東北,去西北,下南洋,東進新大陸幾條出路。
所以現在在大街上倒是沒有見到流浪漢、叫花子之類的——有的話,肯定會被衙門弄去以上那些地方當集體農莊的莊戶去了。
朱道樺是在昨天清晨的時候突然到上海的。
連上海市衙都不知道皇帝已經到了。
所以現在朱道樺一大清早,就帶著羅皇后還有幾名女大內高手——都是相撲好手,經常不穿衣服表演相撲給朱皇帝看的那種高高手出門了。
在上海周圍一看。
居然沒有了兩年前來到上海的那種混沌。
街道很乾淨,顯然是有專人經常打掃。
說明上海市政運轉正常——這是肯定的,上海是全國稅收最高的城市。
一個市上繳的中央稅,都快趕上廣東省了。
其次就是沒看到有“倒臥”的死人。現在可是大冬天,那些露宿街頭的叫花子,是很容易被凍死的。
不過現在連叫花子都沒看到。
所以也就不怎麼奇怪了。
朱皇帝在街道上走著,時不時還買點小玩意,好不愜意。
自從當了皇帝之後,朱老闆還極少有現在這麼放鬆的時候了。
不過對於朱皇帝而言。
他的帝國現在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平穩發展的時期。
國內的工業化發展如火如荼,市場經濟的衝擊下,農村的小農經濟正在瓦解。
而東北、大西北、南洋、新大陸的鉅額的移民投資,其實也相當於大明帝國的“維穩經費”。
因為如果農村經濟結構被破壞,而農民們有沒有別的出路的話。
那大明帝國的工業化發展還能否在一個平穩的環境下執行,可就很難說了。
一群揹著書包的小孩子你追我趕的從一旁的小馬路上竄了出來。
那條小馬路上有一所新式小學,他們估計是那所小學的學生。
現在馬上就要放寒假了,這些小學生應該是剛剛參加完期末考試的。
這些小學生都是男孩子,有幾個一邊跑還在一邊喊著:“為了大明,為了皇帝,前進,前進……”
然後就是大家排成整齊的佇列,踏著佇列前進,走得還挺整齊的,很是有模有樣。
朱濟世讓一名女護衛去攔住一個孩子,問問他那口號是怎麼回事兒。
“大姐,這是先生教的,每天做操的時候都要喊,國文課上也教的。”
朱皇帝滿意地點點頭,看來宣教部是用心思在編教材的。
其實這是朱老闆剽竊了後世一戰時候的普魯士等國的差辦法。
其實在那個時代歐洲民族國家多多少少都有點軍國主義,課本上面總能找到這樣的內容。
法國人是為了皇帝前進,俄國人是為了沙皇前進,英國人是為了女王前進,普魯士人是為了國王前進。
不避諱的說。
這就是在洗腦。
現在的明軍從本質上來說並不是近代被民族主義武裝了頭腦的軍隊。
他們從本質上來說還是一群僱傭兵。
那麼什麼樣的軍隊,才算是近代化的軍隊呢?
當然是一群相信國家、民族的利益和自己息息相關,要用的劍為謀取土地的狂熱的民族主義者組成的軍隊了。
否則。
如果一戰的時候,歐洲的國王們還要靠金錢僱傭軍隊去作戰。
那再有錢的國家。
也支撐不起一場戰役死十幾萬,一場戰爭打下來,整個國家幾乎死傷超過一半的青壯年這樣的消耗的代價。
不過朱皇帝也沒辦法,現在歐洲已經有這麼苗頭了。
他如果不這麼做,以後就得面對一群被民族主義,可能還包括了極端種族主義武裝起來的白人軍隊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