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開發東北會虧本?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章、開發東北會虧本?,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東北的移民、開發的事,朕打算成立一個東北開發總公司,移民東北的費用就由這個公司來出,朝廷則授予其在東北修鐵路、港口、礦產和林業資源開發的專營權作為交換吧。”
在東北修鐵路開港口開礦伐木?
這能賺到錢?
羅芳伯心裡盤算開了,如果大明朝廷不怎麼需要出錢的話,那這事確實是有得商量。
“皇上,這個東北開發總公司的本金預備投多少?”
“朕個人投一千萬,朝廷投個五百萬,再公開招募股本一千五百萬,湊個三千萬的本金,大明朝廷有專營權折算股本,可以佔大股,就佔個四成,朕個人也佔個四成,其餘兩成放給民間的資本,讓廣東和兩江的商人也來參一腳。”
三千萬的本金,足以撬動一個億的投資了。
七千萬投資鐵路、港口、礦山、林場。
出三千萬來移民,可以安置一百萬戶,以平均一戶五人計算,這就是五百萬人了。
再加上原來的軍戶屯民,以及部分自行出關謀生的民眾。
在五年之內。
東北就能有個七八百萬的總人口了。
這個人口數要比整個沙俄的西部利亞區域的總人口數多出好幾倍!
到時候,沙俄要考慮的就不是覬覦海參崴,而是有了這七八百萬人口作為支撐的大明帝國,將會以東北為跳板逐步蠶食掉沙俄的遠東領土了
當然了。
這東北人口增加。
不僅僅是在政治和軍事上有重大意義。
在經濟上也是如此。
有了足夠的人,東北才能得到良好的開發。
而有了鐵路、港口這些良好的基礎設施。
百姓自行移居東北的意願也會加強,移民的成本也會大大的降低。
這樣一來。
不怎麼需要朝廷投資,東北的經濟發展就能自己迴圈加速起來了。
“撬動民間資金”羅芳伯聞言,心裡也在權衡利弊。
“那東北的土地歸誰所有,總不能給這東北開發總公司吧?”
“土地歸國有,可以長租給農戶。”朱道樺說道。
“租金怎麼算?”羅芳伯看重的還是土地的直接收益。
在他看來。
種地交租,天經地義。
“老丈人啊,你怎麼老是惦記那幾鬥租子啊!”朱道樺連連搖頭,“這東北苦寒,要吸引內地百姓移民,得有優惠政策。”
“什麼優惠?”
“五十年免租!”
朱道樺伸出五根手指。
其實他想的是永久免租的,但是這東北的土地未來肯定是要“資本主義化”,放到市場上流通的。
這畢竟是大明朝廷最大的一筆重資本。
五十年免租,基本相當於一代人種地不用交租金了。
“五十年!”羅芳伯瞪著眼睛。
“那朝廷不是虧本了嗎!”
“虧本?怎麼會虧本呢!”朱道樺被羅芳伯的思維弄得哭笑不得。
羅芳伯還是在南洋闖蕩過計程車大夫呢。
要是湖南那幫人來,就以湖南人那一股蠻勁,估計當場就要和朱皇帝頂起來了
這種地收租的經濟模式,太過於根深蒂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