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皇上,你現在走了大清可怎麼活啊!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八章、皇上,你現在走了大清可怎麼活啊!,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您的訊息呢,只要您一聲令下,百萬教眾立刻就能奪了荊、襄兩府,再掠了兩地旗人、地主、韃子的狗官的財貨,裹兩府百姓北上,一路裹挾壯大直接打到京師!”
齊林站起來大聲說道。
這路子就是走的流寇造反的路子。
直接裹挾民眾,像是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在這個過程之中也能打出一支老兵。
“等京師一下,北方各地傳檄可定!那明朝天子若是識相,可以封他做個南皇帝,若是不識相也直接宰了!”
“齊擋頭,這打天下可不能這麼打”張漢潮急忙道,“京師城高池深,而且又有百來萬八旗,如何能打的下來?”
“那當年李闖王不就打下來了嗎?”
“那不一樣,那時候李闖王打的是已經快亡了的明朝,而現在這清韃北方還未見戰亂,北京城內也主要是旗人居住,等閒就有十幾萬壯丁守城,如何能下?”
張海潮搖頭道。
“張先生,你以為如何?”
“天王,若是我等席捲川楚,明朝戰於南,清韃居於北,這形式倒是和當年大明滅亡之前頗為相似,只是明清角色互換了。”
“張先生的意思是,現在的清韃,就是當年的大明,現在的南明,就是當年在關外的八旗?”
“差不多,不過現在的清韃可沒有那時候的大明那麼虛弱。”張海潮說道,“因此我們可要吸取李闖王的成功經驗,也要吸取他失敗的教訓。”
“成功經驗是什麼,失敗教訓又是什麼?”
“成功經驗便是裹挾百萬眾,可無敵於天下!教訓便是,不可急於出秦川之地,應坐視明清相鬥!”
劉之協從蒲團上站了起來,來回踱了幾步。
“張先生之言,讓我撥雲見日,茅塞頓開啊!”
“請先生教我。”
張漢潮急忙將劉之協扶了起來,道:“天王有教眾百萬,何愁大事不成?先席捲荊襄,再席捲四川,卷數百萬眾入關中,取關中為基,以長安為根本!”
“長安自古帝王都,關中自古也是王霸之基!”
“有關中在手,再控四川,天王便可以此為根本,坐視明清爭鬥了。到時候天王再尋時機,揮兵東征,蕩平天下,指日可待!”
不得不說。
張漢潮給白蓮教大頭目劉之協畫了一張大餅。
一張令人垂涎欲滴的大餅。
不過,要吃下這張餅可不容易。
“張先生,明朝天子有強兵日後”
劉之協猶豫道。
“無妨,明朝天子,起於南洋,根基在廣東。這廣東自古就不是什麼帝王家,而且哪怕他得了江南,也不過偏安一隅,自古都是北定南,哪裡有南定北的,哪怕他現在有精兵強將,也不用懼怕他,這明朝天子,最多就是個割據嶺南的前途。”
張漢潮說道。
“明朝天子的祖先,明太祖朱元璋不就是以南定北?”劉之協問。
“那是因為明太祖之敵乃北元,胡兒無道,不在這天理之內。天王乃是根正苗紅的漢人,又是姓劉,我看日後可稱漢王,和那明王並列,都是漢家正朔,那明朝天子又豈能逆天行事,行南定北之舉?”
“有理!有理!”
劉之協大讚。
“如此,那就傳話下去!”
“二月初二,劫蓮降生,天王出世!”
劉之協大聲說道。
本來是【明王出世】的,不過為了避免讓不明真相的教眾以為是廣東的那個明王。
劉之協就改成了天王出世了。
和歷史上的白蓮教大起義不同。
歷史上的嘉慶元年的大起義。
由於劉之協已死。
白蓮教各派基本上都處在各自為戰,互不統屬的狀態。
因此雖然聲勢浩大,但最終還是被清朝壓了下去了。、
而這一次
因為朱道樺對歷史程序的影響。
清朝更多的力量轉移到了廣東、江西等地。
而放鬆了對湖北、四川這些白蓮教頻繁活動的區域的管控。
所以
當劉之協在荊州、襄陽兩地起事之後。
各地群起相應。
劉之協率領的“天王軍”在一天之內,就席捲了荊州、襄陽。
二月六日。
就在朱道樺的明軍打破了黃金堡的之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