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贈琴〔12000+嫌字數多者勿點)
浣水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4章 贈琴〔12000+嫌字數多者勿點),貴女臨門:暴君的偽善皇后,浣水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笑,“我信得過你。し”
後來回想,那一天的她怎會突然變得歡喜起來,又怎會親自將他送到二門,以往她也曾相送,卻不是送到二門,只將他送離宣德堂大門外,如若那天,他肯多想些,是否她就能打消輕生的念頭,而他也不會痛苦如斯。
籟音是一根紅線,將他與她牽在一處。
而籟音的第一位主人,大周的昇平公主與丈夫程長齡之間有著波瀾壯闊,從相識相知相愛再到分離,再次相遇相愛,又到被繼子挑駁誤會叢生,最後已近年邁的他們,解開了過往種種誤會,攜手歸隱。
他們夫妻,相愛之花正盛,她卻突然而終醢。
梁氏離逝後,她生前喜愛的琴、擺放的花瓶、用過的妝臺、使過的銅鏡……盡數被他下令收入庫房,只為他不想見物思人,憂思難抑。幾把大鎖,鎖住的是她生前的舊物、嫁妝,還有他內心不願觸碰的傷痛。
若非愛女洛儷的歸來,他還不願面對她的離去。他會覺得她還在!洛儷說“爹,娘一直都在,她就在天上,夜空裡最亮的星星就是孃的眼睛,她一直在看著我們,希望爹能平安快樂,希望我能健康順遂。”
洛康將琴擱好,又瞧了那柄寶劍,看到劍柄上刻著的“鎮惡”二字,他還真沒細瞧過妻子的嫁妝,若非洛儷瞧到簿子上有這麼件東西,他都不知道梁家的傳家寶竟然在他府裡,在他那個塵封的庫房之中鋪滿了塵土緹。
洛康將庫房的大門鎖上,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攜著執書出了宣德堂。
*
洛儷靜靜地看著案前的琴、劍。
琴心劍膽,趙氏的琴、老鄭國公的劍,那又是一段愛情佳話。
老鄭國公夫人趙氏,並非官宦貴女,亦是商賈之女,而是明和帝的堂姐,乃一位親王之女。這位親王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年輕時愛行走江湖,結識了徽省首富家唯一的嫡女,在她嫁給人人都覺得不可能高攀的皇族出名的“俠義王”時,其父為示慷慨,也為了替兩個庶子鋪好路,更大出血,將家中最好的東西都給義王妃做了嫁妝。富賈嫡女的嫁妝是最實在的,許多富貴人家瞧不見的東西,此女全都有。
義王妃與義王一生只育了趙氏一個女兒,雖然義王還有三個庶出兒女,但義女最為看重、疼愛的還是老鄭國公夫人趙氏。當年趙氏下嫁梁家老鄭國公為妻,帶的也傾國嫁妝,一時名動天下。
只是,梁家大禍之時,這位雖有親王郡主身份的趙氏,竟在梁家獲罪前兩月逝世,如果她能多活幾年,梁家許能避開大禍。對於趙氏這位堂姐,明和帝多有敬重之意,相傳在寧史之亂時,義王是唯一一個變賣家財支援兄長趙肅祖皇帝平叛的親王,因著這兒,明和帝與趙氏的姐弟感情一直還算不錯。
據說“繞樑”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樑”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
有一次,楚莊王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過去,夏桀酷愛妺喜之瑟,而招致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樑’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樑”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樑”絕響了。
洛儷手裡的繞樑,古樸中帶著一股濃烈厚重的歷史氣息,她隱隱聽鐵氏提過,說是在一個春秋戰國時期的貴族古墓裡尋得,在鐵氏祖父那輩得到的,到了鐵氏這裡就做了她的嫁妝。
洛瑞則研究過此琴,說“此琴乃真繞樑,對外只說是有贗品”。
贗品值得不了什麼錢,說是真的,定會引來一場麻煩。
畢竟歷史中記載的繞樑是被楚莊王給毀掉的,許是當時有人易換了此琴,否則此琴也不會完好出土,還在春秋戰國貴族的古墓裡被儲存得極好,可見墓主人身前亦是極為喜愛的。
鐵家得到此琴,覺得是賠葬品,就放在鐵家佛堂裡香火供奉,先是用果品香火供奉了三十多年,後來又裝入盒中供奉,直至認為上面的晦氣全消,這才給鐵氏做了嫁妝。
洛儷用指頭輕撥籟音琴絃。
琴有數種式樣,如籟音便是連珠式古琴。琴身造形飽滿,有盛唐琴之“圓”,又有大周時琴之音透為佳的特色。琴師試彈,稱此琴音韻沉厚清越,音透而動人心絃,卻是傳世名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