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十五章 李如松的困局
雪泥鴻爪a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兩千二十五章 李如松的困局,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鴻爪ad,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如松回到杭州後,除了前面第一天見了恩師高翰文,其餘時間都在整頓幼軍營了。
很明顯,大明這個幼軍,隨著世祖皇帝最後一年的冷落,已經是風雨飄搖了。
雖然目前,裡面的人拉出來依然是大明天下第一強軍,但離了大明呢?
幼軍的輔軍被裁得只剩兩百人,很多瑣事都要幼軍的正兵自己去幹。結局就是從十天出操八天,變成了五天出操兩天。
訓練下降的同時,對各種配件工匠的需求也大幅下降,原本配套過來的南直隸匠戶直接放回南直隸,結局就是現在讓再去找人,一問一個不知情。很明顯,大都被天竺國那邊挖過去了。
不僅匠人被挖角,現在整個幼軍營實到人數不到四成,剩下的一半直接拖家帶口到天竺國去當剎帝利了,當然這幫人可能身份更高,混個軍事實權剎帝利不在話下。想想約摸大明錦衣衛實權總旗起步的身份,那還是相當吸引人的。就是普通的閣老也沒法一步到位如此安置自家後人,最多也就是個領薪俸的空閒職位,諸如百戶千戶什麼的,也就名字好聽而已。
另外,還有一部分就是去幫忙跑海貿掙外快了。
就這幅樣子,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哪怕這幅樣子,已經是李如松接觸到的大明最強軍團了。
這要拉去萬里之外的天竺國打滅國戰,這到底是誰滅誰,還不知道呢?
李如松現在是一個頭兩個大,很明顯,皇宮與朝廷的那兩位是很難有直觀的感受的,他們沒有直觀感受,哪怕李如松寫得如何嚴絲合縫,都會被認為是畏縮不前。
到時臨時找個人去領兵,成功了也還好,大不了自己被奚落一輩子。要是失敗了,自己這個烏鴉嘴就該要被拿出來祭旗了。大明不需要先知的。誰知道是愛國的先知還是施展詛咒的巫師呢?
不想事後被清算,關鍵是現在要讓這幫人跳出天朝上國的美夢認知,相當困難。
更何況前幾個月才透過明韃大比武,展示了大明的實力。
當然,既然如此危局,師徒一體,李如松很自然地從高翰文那裡要來了最關鍵的東西。
就是一句話,聽說,趙真善將一種能夠從後面直接裝填彈藥的膛線火銃,並且還配了專門的黃火藥銅殼子彈。
高翰文屬於是知道的多,但也就是知道個大概的樣子。
李如松現在最要緊的,自然是將高翰文所說的似恍似惚的話語變成現實。
而這第一步,自然就是去重新招募收集工匠,重整一支精銳的幼軍十人隊,扮做趙真善手裡的丞相家丁,到時好給皇帝們操演一番。
匠人這玩意,可不是以前,能燃煤爐燒鐵水就是鐵匠。銃管的鍛打與淬火都是相當考驗技術的。特別是鍛打,新的黃火藥威力非常大,傳統的方式就沒有不炸膛的。只能先打出一根根恰到好處、捶打均勻的光滑鐵條,再拼裝成槍管,外面還得用鋼鐵套幾個圈箍住,才能保證銃管的質量。可不是吆喝一聲就自動出來了。哪怕李如松貴為五軍都督府左都督,錦衣衛指揮使也不行。
李如松現在可以說是名頭很響,但實際卻是身無分文,吃住全都是地方記賬,要想多的,就得等朝廷審批撥付了。
等朝廷撥錢,朝廷就得問具體事項,可拿不出成品營造直觀感受,朝廷壓根不會信。沒人又沒錢,純空口白牙,直接給朝廷的制度給卡死了。
好在,李如松是在杭州。
這不,正在焦急的李如松馬上就迎來了新的四通鏢局的大掌櫃前來勞軍,順帶手也就說到了這個事情。
李如松沒錢,但四通鏢局可是很有錢的。
哪怕如今海貿吃緊,依然很有錢。
四通鏢局願意與幼軍這邊達成專項合同,就是由四通鏢局拿錢來投入試驗,成功後,幼軍以及整個浙江的都司衛所得向四通作坊專項採購研製的火銃火炮。
為期十年,十年後,四通鏢局將作坊與工人一起打包轉讓給朝廷衙門或者內廷兵仗局。
如此慷慨的方案,李如松都差點覺得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本著高老師反覆強調的,天上不會掉餡餅。李如松本能地露出疑惑。
可是這大掌櫃王志勇彷彿會讀心術一般,解釋了這個成本回收期最多是五年,然後純賺五年,返給朝廷。不算虧。
這個理由,不能說多令人信服。但總算是有了一個理由。既然有理有據的,李如松也就不再固執下去了。伸手比了個1,就是一個月,必須要有過得去的成品。再多,實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