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木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4 好米做成壞粥,重走未來路,萬木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64好米做成壞粥
現實世界裡,間或有人雞湯讚歎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歷史久遠,但早期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根本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大學。直至16世紀初,王權和神權的矛盾日漸激烈,這些所謂的古老大學才相繼啟動世俗化改革。以牛頓的母校劍橋大學為例,英格蘭王室彼時厭惡劍橋大學慣來只肯培養宗教領袖,才強硬態度介入劍橋大學事務,籌建了三一學院等,引導劍橋大學逐漸開始招募非神學、牧師專業的學生。
儘管如此,未來兩百餘年時間裡,宗教思想依然籠罩劍橋大學。
譬如,直至1860年,劍橋大學才正式解除了院士禁止結婚條規。
牛頓為什麼沒有結婚?
除了牛頓本身無法斷定的情感問題,劍橋大學當時不允許院士結婚生子的習慣風俗,恐怕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原因。
舉例牛頓,只是為了佐證早期劍橋大學的濃郁宗教氛圍。
本時空的1666年,或許因為魏藩分封帝國的全球化影響,英格蘭尚未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內戰,更沒有護國公克倫威爾的傳說。不過,魏夏分封帝國最多隻能緩解削弱英格蘭的內部矛盾,而不能徹底根除。宗教改革誘發的信仰矛盾,經普港傳播的諸夏文化思潮,塗抹吳藩色彩的買辦階層,依然帶給英格蘭舊統治階層無法承受的猛烈衝擊。
英格蘭王室為代表的舊貴族群體和統治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教士階層,都敵視一切想侵蝕他們手中的權力、改變現有秩序的潛在力量,絕對不會支援新以撒對兩所大學進行教育改革。新以撒鬱郁徘徊到1671年,嘆氣放棄了為國效力的想法,決然領著妻子返回魯藩,開始追求自己的事業。
疑似本時空牛頓的新以撒,就這樣庸俗地結婚了。
不過,即使新以撒真是牛頓,他的婚姻也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魏和學院可沒有劍橋大學那樣不許結婚的奇葩規矩。
新以撒妻子名曰arthurrine,嫁給新以撒之後,遵從英格蘭習俗改姓為新,雅字轉音,譯為新雅霓。1673年,新以撒攜妻子新雅霓抵達魯藩青島府,申請得到一份魏和學院最低階的研究工作,旋即一頭扎入自然科學深坑。
新以撒沒有辜負他和牛頓的相似性。
新以撒的自然科學天賦相當高,沒了力學三大定律成就可刷,他旋即投身光學、電學等最新理論前沿。1681年,新以撒敏銳發現了光行差現象,即光源的角度會沿著運動方向發生傾斜,進而憑此計算出精確度更高的光速數值。之後,魏和學院授予新以撒助理研究員職稱,從此徹底融入魏和學院的學術圈。時至今日,新以撒仍舊留在科研崗位上發光發熱。
以上,即使五例樣本的現狀。
魏東生冷漠心態結束這一輪近距離觀察,抽身北上調研趙藩的六年義務教育現狀。
剛剛踏步趙藩國境,魏東生就不禁苦笑搖頭。
果如魏東生所料,趙藩的六年義務教育政策非常不樂觀。
樣本之一,河間府某縣甲村。
這裡的塾學是一棟危房,塾師則是一名識字不過百的退伍士兵,教學質量可想而知。一條很簡單的推論,塾師都是文盲蛋子,他怎能教出合格的學生?再者,窮人孩子早當家,六七歲孩子雖然無法視作合格勞動力,卻已經能夠做一些放羊、餵豬、熱飯等簡單活計,農民怎肯捨得把孩子送到塾學浪費時間。
甲村的義務教育,基本處於荒廢狀態。
除非來了官員視察民生,塾師才會臨時召集學生裝樣子。
樣本之二,河間府某縣乙村。
與甲村不同,乙村乃至周邊村子的義務教育制度都像模像樣,一群又一群孩子準時聚集到各所塾學死記硬背。如果魏藩藩王微服私訪到這裡,肯定非常欣慰地感慨:“此地百姓,當真好學。”
可惜,乙村的義務教育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乙村有一名程姓大地主,他承包了附近二十餘村落的六年義務教育。程姓大地主高舉效忠藩王陛下旗幟興辦義務教育,首先驅使衙役勒令各村村民集資建設塾學;其次組建護學民兵,強制要求各戶村民準時把孩子送到塾學。
程大地主為何如此積極支援國策呢?
因為利益。
農民收入低,每一文錢的意外開支,都要斟酌再斟酌。程大地主支援義務教育國策歸支援,他絕不可能親自掏腰包建設塾學,所有塾學的建設資金都羊毛出在羊身上。又因為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