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一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四章 銀河望遠鏡,從手搓CPU開始橫掃宇宙,星海一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每一次實驗,都有一顆質量約為1KG的黑洞生成,然後在瞬間之中,因為霍金輻射而耗盡了自己所有的質量,以一場猛烈到極點的爆炸結束自己的生命。

透過黑洞的史瓦西半徑計算公式,Rs=2GM/c^2可以計算得出,一顆質量為1KG的黑洞,其半徑約為一千億億億分之一點五米。

透過黑洞的壽命估算公式,t=10^65 * R^3,其中R為黑洞與太陽質量之比計算可以得知,一顆質量為1KG的黑洞,其壽命約為一百億億億分之一點二七年,約為千億分之四秒。

透過黑洞的溫度估算公式,T=hc^3/8πkGM計算可以得知,這樣一顆黑洞的溫度約為7.66千萬億億攝氏度。

整體來看便是,一顆質量為1KG,溫度為7.66千萬億億攝氏度,半徑為一千億億億分之一點五米,壽命為千億分之四秒的黑洞,在人類文明所建成的超級粒子對撞機之中瞬間生成,又在千億分之四秒的時間之內,將自身的全部質量轉化為了能量,令自身瞬間消失的同時,也帶走了約一萬公里的對撞機機體。

就算有前期的充足準備,完成一次對對撞機的維修,也需要耗費五天的時間。而到了此刻,人們已經重複這樣的實驗高達1000次。

十幾年的時間已經悄然度過。

但直到此刻,人們還未能發現那種理論預測之中的光子異常增加的現象。

這意味著兩種可能性。一,理論預測是錯的。二,理論是對的,那種光子異常增加的現象確實發生了,但己方還未觀測到,或者量級存在錯誤。

以及第三,工程結構出現了錯誤。

理論預測和實際觀測畢竟是不同的。說不定是因為己方工程結構出現錯誤,導致裝置效能降低了呢?

前兩種可能性,人們無力干涉。人們惟一能改進的,便是第三種可能性。

於是,一邊進行實驗,人們一邊對觀測裝置和粒子對撞機本身進行最佳化升級,不斷根據實際實驗資料對其作出調整。

再時間又過去十幾年時間之後,又一次實驗完成。這一次,面對著生成的資料,參加此次實驗的科學家們同時發現了一點異常。

在黑洞誕生之後約百億分之一秒的時間,黑洞在紅外波段的輻射出現了一個較為明顯的波動。

這個發現立刻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一瞬間,不管是位於艦隊主體的,還是位於試驗場地的,幾乎所有相關科學家全都撲到了這一個發現之上。

最終,在最為嚴格的評審之下,科學家們幾乎一致認為,這個資料是可信的。

現在所需要做的還有另一件事情。

復現它。

這才是最為實打實的證據。

萬眾矚目之下,又一次實驗開始。這一次,科學家們沒有失望。

那種紅外波段的輻射波動再一次出現了!並且,與科學家們以此次對撞實驗的能級為基礎所作出的預測完全相符!

在得出這一結論之後,整個文明之中,所有知情者全都振奮了起來。

這意味著依據我們的理論體系所預測的那個反物質宇宙確實存在,進而證明了我們的理論體系極有可能是正確的!

當然,現階段的它還不夠完善,遠遠不能被稱之為是空間理論。後續還不知道有多少艱難的工作要做。

但至少,六級文明的大門已經被推開了一道縫隙。大門之後的美景,已經向人們展露出了一角。

這是自銀盟誕生以來,除締造者文明之外,所有文明都未曾做到過的事情。如今,人類文明做到了!

在得到這一關鍵性證據之後,結合當初韓陽從大犬座矮星系之中獲取到的資料,眾多理論物理學家再度投入到了對於當前理論的完善和迭代之中。

而,除了在銀河系邊緣所進行的千克級黑洞實驗,在主艦隊周邊,更多的中小型實驗一日不停。

實驗物理學家們透過實驗驗證理論是否正確,修正物理理論;理論物理學家們則依據來自於實驗的資料,將理論修正之後,反過來為實驗物理提供方向指引。

雙方緊密配合,缺一不可。而韓陽所收集到的那些資料,便成為了孕育這一切科研活動的溫床,成為了一切研究和方向的基礎。

理論進步一日千里,日新月異。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全新補充理論提出來,透過驗證之後,便會成為完善空間理論這一整套理論框架的枝幹和脈絡,讓它更加完善,更加豐滿。

在這過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仙飛昇失敗後

破山擊雲

我元嬰老怪,你跟我說高考?

君子不器

退婚後大佬她又美又颯

公子衍

開小賣部也能暴富?

月枕松蘿眠

萌寶歸來:駱先生請自重

天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