靄靄停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五回,錦竹詞,靄靄停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折騰這麼一遭,到底是受了寒氣,顧青竹醒來腦袋便昏昏沉沉的,鼻子也透不出氣兒,看來睡前喝的那碗薑湯沒起到作用,應該直接灌些湯藥預防著才對。
頌安自責了老半天,自家姑娘身子骨好很少得病,多少是疏忽了點兒,眼下萬萬不敢再耽擱,找人請來郎中把了脈,開出幾幅藥才安下心來。
外面淅淅瀝瀝的下著雨,比昨兒小了許多,府上在忙著置備婚宴用的東西,喜房準備好了,到時再將桂圓大棗之類的東西端過去擺齊,蔬菜肉食一車車往後院庫房裡頭拉,幾十張剛制好的大圓桌也陸續送到府上,單等著天氣晴好的時候,拿出來曬曬供宴席上使。
顧同山傷未痊癒,老太君沒讓顧青竹再幫忙操心著那些婚禮的事兒,家裡頭如此忙碌,所以她生病也沒說出去,免得長輩們還得分神照顧自己。
臨近午飯那會兒子,張姨娘帶著丫鬟到了聽竹苑,丫鬟手裡託著個瓦罐兒,正是剛從爐子上煨的雞湯。
“這裡頭加了荷葉和白菊,油都控出來了,清淡口的。”張姨娘坐在床邊替她拽了拽被角,指著瓦罐兒說:“暑天受風寒可是遭罪,姑娘不能嫌熱就由著性子來,多喝點些湯水好得快,這幾頓我給你煲湯喝,想吃什麼菜色儘管說,不過鹹辣是不成的。”
顧青竹受風寒不假,身上的汗倒是沒少出,若非被人攔著,真要去沐浴一番才能舒坦,平時裡屋都要置冰盆子的,眼下雖已然叫頌安拿的遠些,張姨娘進屋瞧見還是皺了眉。
“勞煩姨娘了。”
張姨娘廚藝好,顧青竹很喜歡吃,瓦罐子裡的雞湯舀出滿滿三小碗,差不多一口氣兒喝完的,鹹淡正好。
見她胃口好,張姨娘才露出笑臉兒道:“姑娘底子好,多吃點兒過不了兩日就能痊癒的,晚上我熬些蓮子羹?”
顧青竹點頭笑道:“再拌個青筍絲兒罷。”
張姨娘滿口答應,伸手拉過她的胳膊,順著一路向上的揉捏著,每個捏的地方對應著穴位,捏完整條胳膊都是痠麻的,對風寒頭痛最見效。她閒話了兩句,垂了眼兒唏噓道:“老爺夜裡半宿未闔眼,也在為老國公可惜,如此的忠臣良將說沒就沒了,叫人心裡頭實在難受。”
她聽完輕輕嗯了聲,想起沈曇那般哀痛的模樣,心裡頭又是陣抽抽的疼。
“今兒府裡派人先過去弔唁,咱們要送的東西先匯到大夫人那邊兒了,待下午一齊拿過去。”張姨娘說的很慢,將零零碎碎的瑣事都講給她聽,然後停了會兒,看著顧青竹道:“老爺說待過了頭七時再帶著你去一趟,這幾日便好好在家養病。”
顧家即將辦喜事,去魏國公府弔唁便有諸多忌諱,一般是下葬前去弔唁一回,張姨娘說這些倒不奇怪,但顧青竹卻緩緩坐直了身子,左手微微抓了薄被,開口問道:“我爹可還說旁的了?”
張姨娘抿住嘴兒,一臉擔憂的扭頭道:“老爺...老爺的意思讓姑娘放寬心,過去這個坎兒,前頭的路便好走了,待四公子成了親,你要是願意的話,咱們去城外莊子住上十天半月,正好趕上好季節,果子什麼的也熟了。”
老國公病故,沈曇至少守孝三年,而之前沈原和顧同山提過兩個孩子的婚事,如今陰差陽錯的一直沒個說法,這下子想坐下來談,卻是沒甚可能的。
顧同山再看中沈曇,也不能拿顧青竹一輩子的大事當兒戲,別說聖人眼下有為她說媒的意思,便是沒有,自家女兒苦等三年,若中間出了什麼差子如何是好?
為人父母,為自家兒女打算實在是人之常情。
顧青竹心裡頭是有譜的,昨夜去探望沈曇時,壓根兒沒敢多考慮這些個,父親大概是怕她難過,才專程讓張姨娘來做這說客。
這種事,心中有數是一回事,猛地說出來又是另一回事,她是打算和沈曇舉案齊眉過一輩子的,即便是前陣子沈原將軍被誣陷牽扯進了重案,老國公重病,顧青竹也沒想過兩人會成不了。
可老國公突然病故,真真讓她措手不及,眼下情況應怎樣和長輩去說,腦子裡還沒半點兒主意。無論如何,這三年她是要等,想方設法的去等,中間再多艱難,只要最後達成所願,顧青竹便能撐得住。
即使眼下什麼路子還沒有。
顧青竹穩了穩心神,過了許久才發了聲音:“爹想去的話,我便陪著他一起去住,莊子那邊兒有溫泉,每日泡泡很解乏,想來去年也是秋末冬初過去的,果菜俱現從地裡摘出來,這會兒想想還能饞的咬舌頭呢,可是飽了口福。”
聽到這話,張姨娘心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