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脆餅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後宮佳麗心悅我,酥脆餅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習,聰明伶俐,讀書進益也快。
宋逸修來宮裡時,教她學《新序》。大概存了希望太后身邊之人能透徹世故的心情。
韋無默天生逢人必辯,辯論必爭輸贏,她也喜歡《新序》一類的書。學到季子了,他就教她唱《徐人歌》:“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她跟著唱,只覺歌謠古樸動人,滿腔赤誠。心思不由得飄遠,想到宋大人也是很赤誠的人,當年救了她,待她寬容溫和——是因為他幼時,也受過家族蒙難的苦楚,才願意施人以善的吧?
一曲唱完,宋逸修問她,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麼。韋無默半是懵懂地點頭,軟軟的聲音說,人生於世,要不欺己心,要信守承諾。
吳國延陵季子帶著寶劍出使晉國,途經徐國,徐君看到他的寶劍,心下十分喜歡。季子因馬上要去晉國出使,沒有將寶劍獻給徐君,心中卻答應了他。待季子出使回來,徐君已經去世。他便將寶劍掛在徐君的墳墓前。有人不解,他說,今死而不進,是欺心。
宋逸修便讚許地一笑,教導她說,諾由心生,從口出。人生於世,不欺人欺己。
他經常為她講先秦時有關信義的故事,他心中似乎還揣著那樣的氣節。韋無默也喜歡聽,也點頭:“我都記住了。”
宋逸修教了她課業,有時連夜又去處理政務。
那兩年逢多事之秋,民間時常唱童謠,罵女人與宦官專政,何太后都會聽到。夜裡點燭批閱奏章時,靜謐的大殿中偶有嘆氣。
韋無默有時聽他們議論政事,知道何家想籠絡宋逸修,但宋逸修推辭不受。也知道朝堂上多方攻訐,他們倆頂受著。
延祚二年的冬天很長,翌年春天來得晚。北方凍死了許多牛羊,南方大旱,似乎更是印證了民間童謠。女人與宦官亂政,上天也要示警懲罰。
黑霾霾的烏雲,籠罩在長安皇宮的上空,陰鬱得能滴下水,像蒼天落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