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信都郡的這個高應年,真的與高句麗有所勾結,那就不得不防了。
於是楊銘直接給涿郡太守元弘嗣寫了一封信:信都之亂,外重內輕,謹防遼西生變。
他是關中守備,沒有權力命令邊境主將,只能是寫信。
只要涿郡不出亂子,高句麗就打不進來,這也是地理因素所決定的,大隋出關難,高句麗入關也難。
那麼叛軍高應年,主要還得靠魚俱羅解決了。
楊銘強撐著身體,開始主持朝會,除了日常瑣事之外,河北之亂無疑是眼下重心,呂永吉和魚俱羅都是太守,也都敗了,但是前者的失敗可以接受,後者不可接受。
】
因為魚俱羅是真正的勐將,參加過隋滅陳之戰,北擊突厥,外加平定沉玄懀、高智慧叛亂。
高智慧,會稽人,是開皇十年,江南的一個反賊頭子,傭兵數萬,船千餘艘,他是大隋立國以來,江南叛亂勢力最大的一個,與婺州人汪文進、蘇州人沉玄懀,樂安人蔡道人、泉州人王國慶,並稱為江南五賊。
五人之中,兩個稱帝的,三個自號大都督。
而魚俱羅為行軍總管,歸楊素節制,打的就是那兩個稱帝的。
也就是說,魚俱羅是有平叛經驗的,信都郡那場敗仗,朝臣心裡都不能接受,認為魚俱羅不該輸。
楊銘剛剛下朝,吏部那邊接到了一份喪報,崔弘度在知道自己的三弟崔弘峻被俘之後,憂憤過度,掛了。
按照大隋禮制,崔弘度是武鄉郡公,他的喪事由禮部主持,還得選諡號。
“崔公的爵位,他的長子可襲否?”禮部祠部郎楊演問道。
這個人是楊雄的四兒子,燕小棠的四舅。
大隋不是所有的爵,都能襲的,得皇帝點頭才行,如果皇帝不喜歡你這個人,又或者不希望你們家再風光,那就會降爵一等,或是乾脆不讓你襲。
楊銘這個京師守備,總領關中一應大小事務,襲爵當然也在他的權力範圍之內。
也就是說,他現在點頭或者搖頭,直接決定了崔弘度他們家,今後是盛是衰。
“武鄉公有功之臣,就這麼一個嫡子,怎麼能不讓人家襲爵呢?”楊銘道。
“臣明白了,這就去辦,”楊演轉頭離開。
皇城門外,楊茵絳在等著自己的丈夫,她知道楊銘是帶病主持朝會,不放心,所以跟著來,也打算一起回去。
但是現在,他們夫妻倆還不能回家,得先去崔弘度府上轉一圈,走個過場。
楊茵絳和崔姮關係很不錯,所以還派人將一套喪服給靜照庵的崔姮送去,雖然方外之人,已經不需要這東西了,看似多此一舉,其實隱藏了楊茵絳的小心思,以示她對崔姮的關心。
崔家五兄弟,老大掛了,老二崔弘升跟著去了塞外,老三被俘,老四崔弘壽,是明德門的監門將軍,杜淹的頂頭上司,老五崔弘舟是司農寺少卿。
眼下老四老五都在,還有家中晚輩。
楊銘被請入內室之後,首先問道:“通知梁王了嗎?”
崔弘壽麵容哀慼道:“已經快馬通知了,不過眼下情形,梁王應該是來不了。”
梁王就是楊浩,楊俊的嫡子,眼下在河內郡,崔弘度是楊浩的親大舅。
楊銘點頭道:“河北有戰事,各郡軍府主將,現在都不準隨意離開轄地,將來有機會了,梁王再來弔唁吧。”
河內郡與上黨郡,中間就隔著一個長平郡,緊鄰河北,楊浩做為軍府驃騎將軍,眼下這種情況,他哪都不能去。
崔弘壽嘆息道:“三兄弘峻,守城禦敵,眼下雖陷囫圇,其忠名無染,還望殿下明鑑。”
他是覺得,崔弘峻多半是活不了了,所以希望楊銘能體諒對方的忠,保障其身後之事。
對不起,我不管,他閨女嫁的是楊暕,又不是我,我有什麼義務管他?
楊銘點頭道:“知道了。”
接下來敷衍一陣後,楊銘便離開了。
崔弘峻會不會死,他不知道,但是隻看眼下高應年沒有殺人,就知道對方和張開高獎不是一路貨色。
山西短期內能緊急動員的兵,差不多也就是一萬,如果前方戰事吃緊,就還得再募,所以魚俱羅這一次不能再敗了。
洛陽,
楊暕這邊,也是大急,他想再從運河上抽調兵力,但是被他的幕僚給攔住了。
長史柳謇之道:“清河郡之亂,若不是張須陀鎮壓及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