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七四章 何為大雅,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河北叛亂平定,運河即將完工,這是兩件好事,原本一場君臣共歡的宴會,如今因為裴淑英的原因,氣氛瞬間詭異起來。

楊約突然起身,站出來跪倒在大殿中央,說道:

“河北之亂,起於運河徵調無度,致使百姓流離失所,百業凋敝,臣以為,河北的事情,要徹查。”

裴矩頓時皺眉,他覺得眼下還不是時候,皇帝還沒走運河,如果運河修的漂亮讓陛下滿意,楊暕至少在皇帝抵達洛陽之前,都是動不了的。

而皇帝也不可能在除了京師和洛陽以外的地方,論罪河北,因為不安全。

果然,楊廣臉現不滿道:“怎麼徹查?查誰?你是在說,朕不該修這條運河?”

楊約一愣,瞬間冒出冷汗,完蛋,時機沒有把握好,於是他趕忙找補道:

“臣不敢,興建運河乃我大隋千年大計,絕無絲毫不妥,就是有些地方官員,失察於民,以至於轄下鬧了民災,而且不能及時補救,以至於叛軍坐大,這些人,是應該問罪的。”

很顯然,他不能衝著楊暕去了,否則今晚倒黴的會是他。

“楊中書所指的這些地方官員,算不算河間太守楊萬石呢?”來護兒笑呵呵道。

尼瑪啊楊約硬著頭皮道:“當然算。”

來護兒笑道:“常聞楊中書乃公正之人,今日可見一斑。”

這時候,裴矩給北巡路上的皇帝新進寵臣裴虔通使了個眼色,後者趕忙道:

“楊萬石恪盡職守,在長蘆縣大敗叛軍,雖有失城之責,然其部署得當,最終得以擊潰叛軍,其實是有功的。”

裴虔通,是歷史上和宇文化及一起弒君的那個,眼下品級不高,正七品,但人家是晉王府老人,雖然現在只是武散官八尉中的宣惠尉,但人家乾的和千牛備身差不多。

他是正經的河東裴氏出身,裴矩就是他的老大。

虞世基忍不住道:“他私自調動運河軍府,導致民夫騷亂,工程延誤,這不是罪?”

楊玄感怒道:“賊兵已經攻破河間縣,百姓慘遭塗炭,楊萬石不去運河借兵,難不成拿腦袋去平叛?”

“運河的調兵權,只有齊王、十六衛、兵部和運河大監,不論何種情況,楊萬石私自調兵,已經是違旨了,”兵部侍郎斛斯政道。

斛斯政的媽,是韋總的長女,韋圓成的親大姐。

楊玄感瞪眼挑眉道:“你的意思是說,楊萬石眼睜睜看著叛軍肆虐一方,然後他什麼都不要做?”

“他本來就沒有做什麼,”斛斯政道:“兵部這邊的奏報上寫的明明白白,他調動軍府精銳,都沒能全殲叛軍,賊首逃竄之後,他退回長蘆縣,一直等到喬鍾葵帶兵趕到,陰世師陣前斬賊,河間之亂才算鎮壓,楊中書剛才也說了,河北要問罪的官員當中,必有楊萬石,楊尚書是覺得您的叔父,說的不對?”

楊玄感還想反駁,但是大殿中央的楊約給他使了一個眼色,於是拂袖坐下,冷哼連連。

楊約算是看出來了,沒有楊銘在場,他們老楊家就是單打獨鬥,裴矩還算義氣,讓裴虔通幫著頂了一次。

很顯然,人家裴矩不打算下場,那麼今晚就沒有必要再爭了。

於是他朝楊廣行禮道:“楊萬石確實有罪,臣請革去其太守一職。”

“準了,”楊廣澹澹道。

楊約一愣,你還真答應了啊?今晚真是倒黴透頂,本想著出來搞齊王,結果把自己人給搞了。

罷了罷了,一個太守而已,不幹就不幹,反正那地方也危險,不是人呆的。

楊廣現在的心情非常不好,先是自己的兒媳出來找事,又冒出一個沒眼力的楊約,他現在已經不想在這裡繼續呆下去了,免得再冒出一個。

正如裴矩的猜測一樣,楊廣不會在京師洛陽以外的地方,讓大臣們針對河北的事情有過多商討。

這件事,牽扯太大,牽扯到後繼之君,所以楊廣必須謹慎處理。

你敢在晉陽論罪老二,老二就敢在洛陽就地造反。

皇帝帶著皇后以及一眾嬪妃郡王,離開了宴會,接下來的晚宴,由蘇威裴矩主持。

回到寢宮的楊廣,將御史大夫張衡召來,然後問道;

“那個罵朕兒子的人,是秦王扔給刑部的?”

張衡點頭道:“事情都查清楚了,此人乃河東名士王通的門生,滎陽王眼下也拜入了王通門下,秦王是去探視二殿下期間,被罵的。”

楊廣點了點頭:“朕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