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意外,都過去這麼久,魏徵的事情沒有任何人過問,”杜淹找到楊銘,彙報道:“我一直在讓人盯著韋晏,可是他毫無反應,難道韋家願意放過這個機會?”

韋晏,是韋彤的弟弟,杜如晦妻子的三叔,任刑部司門郎。

楊銘皺眉不語,按理說應該有反應才對,敢同時辱罵兩個親王的人,以後可遇不到了,這麼好的機會都不肯把握住嗎?

半晌後,楊銘覺得自己這次突然讓杜淹復職,有些太過明顯,也許是露餡了。

“你繼續盯著,記住,不準任何人將魏徵提走,也不要讓刑部再審了。”

“臣明白,”杜淹告辭離開。

然後,楊銘拿著刑部提審魏徵的供詞,又看了一遍,哭笑不得。

這小子也許是覺得死定了,什麼話都敢罵,這樣的供詞如果讓老爹知道,魏徵必死無疑,因為你這麼一罵,等於是側面諷刺皇帝教子無方,教出來兩個混蛋。

翌日朝會,

楊銘故意在期間,提及魏徵的事情,然後詢問眾臣,這個人該怎麼處置。

韋津直接道:“辱罵親王,大逆不道,應該千刀萬剮。”

好傢伙,真沒上套啊,楊銘笑道:“本王處置並不合適,畢竟人家罵的是我,我殺人的話,有徇私仇之嫌。”

嘿嘿,你果然不願意殺人,韋津繼續將軍道:“這種小民不勞秦王大駕,刑部遞交大理寺,可直接判死,這種人留著,都是浪費飯食。”

“不能殺人!”御史臺黃鳳麟起身道:“事情在十天前已經呈報陛下,需等陛下降旨,方可定奪。”

韋津一愣,好傢伙,你們御史臺這幫人嘴巴可真快,這種小事都給呈報上去了?

楊銘也是一愣,這下好了,魏徵的小命懸了。

御史臺,他管不了,人家這個部門,只服務於皇帝一人。

黃鳳麟並不知道魏徵的事情是楊銘在搗鬼,否則的話,他會提前一步告知。

這下子韋津沒什麼好說的了,事情捅到皇帝那裡,也就輪不到他提意見了。

“陛下應該快到晉陽了,”觀王楊雄岔開話題道:“宇文述親自率兵去了河北,那麼叛軍很快就會被剿滅,運河也就成了,今年這一年雖然不好熬,但咱們也算勉強熬過去了,那麼明年開始,河北是不是應該有些安民政策落地?”

“觀王柱國也,”楊銘點頭道:“河北經此一難,免除賦稅勢在必行,大家都各抒己見,咱們一起擬個奏疏,派人送往晉陽宮,上呈陛下。”

這個提議倒是沒有人反對,畢竟大家也都清楚,河北這次是慘大發了,徵調民夫最多,徵糧最多,造反最多,不敢說生靈塗炭,那也是百業凋零,水深火熱。

生靈塗炭這四個字,不要命的才敢說出口。

眼下的河北,確實需要一副補藥,好固本養身。

運河一成,按照楊廣的節奏,第一次攻打高句麗,應該就要提上日程了。

楊銘這一次必須硬頂,去打亂老爹的節奏,最少都得拖年,而且將來就算對高句麗用兵,也不能從河北征調了。

你不能讓你一個六十歲的老頭,去扛鋼管,也不能讓一個年輕人七十二小時加班,會死人的。

至於高句麗,是不得不打,歷史上楊廣三徵高句麗,也不都是為了面子,是因為這個地方很重要。

中原王朝自古以來,都不允許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坐大,因為他們一旦坐大,就會打中原的主意,一直都是如此,從未改變。

如今啟民在大隋的扶持下,已經於北方坐大,那麼東北方向,就不能再出現一個勢力龐大的政權。

高句麗的問題比較複雜。

北魏時期,高句麗趁著中原內亂,進一步坐大,

連年征戰之下,北面的靺鞨(黑龍江吉林東部,東至日本海,包括海參威)、室韋(黑龍江吉林西部,內蒙古東部),都成為了高句麗的附庸國。

西邊的契丹,奚,也開始給高句麗上貢,這樣一來,高句麗騰出功夫,不斷的對南邊的新羅、百濟(棒子)用兵,意圖統一朝鮮半島。

也就是在這個關鍵時期,北周順利統一北方,然後楊堅篡周,原本臣服於高句麗的契丹、奚、室韋等部,開始派出使臣,交好大隋,高句麗的形勢瞬間窘迫。

不得已之下,當時的高句麗王高陽成也派出使者交好大隋,接受楊堅的冊封,被封為平原王大將軍,遼東郡公,而他背地裡,又派出使臣交好南陳,又被陳朝封為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