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王寧東將軍。

直到大隋順利滅陳,統一天下,高陽成嚇壞了,趕忙遷都長安城(平壤)。

是的,高句麗的首都也叫長安城。

大隋的崛起,直接影響到了高句麗的戰略方針,當時的東北亞一帶,因為歷史傳承原因,只有高句麗是正兒八經封建王朝,政治文化經濟制度,農耕冶煉技術,與中原無異,只是稍顯落後。

而且地理條件,對大隋不利,先有遼西走廊,可以威脅河北,還可從渤海登膠東半島,直接威脅山東。

如果大隋和突厥翻臉,高句麗必然犯境,屆時便是兩面受敵的不利局面。

而中原抵禦塞外,構築有長城這條完整防線,但是對高句麗,沒有,最扛打的只有臨渝關,而且也扛不了多久。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就是為什麼,歷史上楊堅、楊廣、李世民,李治先後對高句麗用兵。

甚至李世民還說過一句: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可見這個地方,不能不打。

裴淑英在晉陽等了七天之後,皇帝楊廣終於來了。

他一到晉陽,就覺得晉陽宮太小,想要重建,幸好眾臣紛紛反對,楊廣迫於當下實在沒錢,暫時作罷。

晉陽宮,原為東魏所建,開皇九年,就被擴建一次,十六年,又增設倉城,面積不算小了,但楊廣還是看不上。

既然帶個“宮”字,那就不是別人能住的地方,京師大興宮,洛陽紫微宮,揚州江都宮,外加晉陽宮,這都是皇帝住的,裡面的宦官奴婢,地方官根本管不了。

河北叛亂平定的訊息,已經急遞至晉陽,楊廣大為開心,當晚便在晉陽宮設宴。

裴淑英做為正一品外命婦,帶著從一品的滎陽王楊瑾,身穿禮服,被接入宮中,朝見皇帝。

“讓朕的孫子上前來,”楊廣笑道。

裴淑英將兒子交給高野,隨後由高野領至皇帝面前。

楊廣從袖中伸出雙手,捏了捏楊瑾的臉蛋,皺眉道:

“如何瘦成這樣?”

裴淑英趕忙跪下:“兒媳有罪。”

楊廣頓時皺眉,轉而看向裴矩,裴矩一臉無辜的攤了攤手,意思是我不知道啊?

“起來說話,不論多大的罪過,看在楊瑾的份上,朕都不會怪罪你,”楊廣沉聲道。

這時候,太原通守於仲文趕忙站出來,行禮道:

“啟稟陛下,王妃北上途中,接濟難民多達數千人,以至自身口糧耗罄,是臣接引失職。”

坐在底下的楊約頓時皺眉,下意識的看向楊玄感,楊玄感撇了撇嘴。

“原來如此,”楊廣沉聲道:“秦王妃路經郡縣,一應主官,罰俸一年。”

他是隻字不提難民的事情,轉而看向孫子,道:“去找你的兄長去,近幾日就呆在朕的身邊,朕總不能讓自己的孫子吃不飽飯。”

這話一出,好傢伙,幾百位大臣紛紛起身請罪。

楊廣冷哼一聲,語氣慍怒道:“朕的兒媳,孫子,能秉持朕意,克勤克儉,爾等當效行之。”

“臣等羞愧!”眾臣趕忙附和。

隨後,楊瑾被帶到了楊瑞身邊,兄弟倆手牽手,老老實實的坐下。

裴矩微笑著看向女兒,說道:“哪來的那麼多饑民,不過是王妃一路施捨,引來的好事百姓而已。”

他這是要挑事了,運河即將完工,算總賬的時候到了,不過裴矩只想點到為止。

裴淑英仍然跪在地上,臉色闇然,朝楊廣道:

“兒媳親眼所見,沿途饑民瘦若干柴,幼童舉步維艱,流民所過,果腹之物惟有草莖樹皮,易子而食之慘象,比比皆是,兒媳是陛下的兒媳,自當秉承陛下愛民之德,救濟百姓於水火。”

楊廣面無表情,呼吸逐漸凝重。

虞世基直接開口道:“王妃這套說辭,是有人授意的吧?榮國公奉陛下之命,先一步抵達晉陽,怎麼就沒見過流民饑民呢?”

裴淑英抬頭直視對方:“你的意思,我在欺君?”

“不是不是,”虞世基道:“臣只是疑惑,您本來在大興,初到山西並不熟悉當地情形,是誰教王妃這麼說的?”

裴淑英冷笑一聲,道:“如果我是被人指使,那也是蒼天,皇帝,以及我大隋的祖宗基業,社稷江山,天下萬兆黎民。”

說罷,裴淑英朝著楊廣拜倒。

大殿內瞬間安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