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四二二章 啟民之死,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月十一日,楊銘在朝會上接見了一名來自東突厥的使者,從而得知,東突厥大可汗,啟民可汗在一個半月之前,病逝了。
誰為繼承人,大隋這邊是要表態的,因為大隋的態度非常重要。
啟民可汗有五個兒子,長子阿史那·咄吉世,次子阿史那·俟利弗,三子阿史那·咄苾,四子阿史那·步利,五子阿史那·叱吉。
朝中大臣對此竟然還有議論,這用的著論嗎?只看這次突厥來大隋的使者康鞘利,是老大阿史那·咄吉世的心腹,就知道人家已經控制東突厥了。
這個時候大隋要是支援其他人,與東突厥的關係立即就會鬧僵,畢竟突厥也是長子繼承。
既然自己有做主的權利,又知道歷史走向,於是楊銘直接道:
“關於突厥繼承人選,大隋擁護啟民可汗的長子咄吉世繼位,你可以將我們的態度告知他。”
康鞘利頓時放心,說道:“那麼,按照我們突厥的習俗,咄吉世可以續娶義成公主,請大隋太子準允。”
“當然準允,”楊銘笑道:“請轉告少可汗,大隋對於大可汗的去世,深感痛心,鴻臚寺會準備祭品,請特勒一併帶回。”
“感謝大隋太子,願我兩國永世交好,”康鞘利朝楊銘行了一個捶胸禮。
楊銘本來是兼著鴻臚寺卿的,但現在是太子,自然什麼都不需要兼了,少卿是陳叔明和宇文士及,兩人資格都不夠接任,於是楊銘從尚書省將房彥謙調過來,接任鴻臚寺。
這個部門是管接待外賓的,康鞘利在突厥的官名是特勒,大概意思是特別勤務人員,官不低了。
因為突厥官制,最高的就是葉護、設、特勒。
葉護是突厥分部落之長,設是掌管兵權的軍事統帥,特勤一般都是大可汗的兒子弟弟或是外甥侄子擔任。
比如長子阿史那·咄吉世,就是歷史上的始畢可汗,他的四個弟弟,都是設。
其中老三阿史那·咄苾,就是大名鼎鼎的頡利可汗。
義成公主,本來是大隋嫁給啟民的和親公主,如今始畢可汗繼位,就可以續娶,繼續做突厥的可賀敦。
身在京師的康鞘利,自然要去探望長孫晟,因為長孫是突厥的好朋友,尤其與啟民可汗有患難之交,在突厥是很受尊重的。
長孫晟在與康鞘利見面之後的當天晚上,過世了。
啟民、長孫晟這對老朋友,於同年去世,相差不足兩個月。
楊銘親自前往弔唁。
長孫這裡,收藏著一件東西,東突厥大汗節杖,這個節杖,是啟民當初與長孫晟分別的時候,送給對方的,只要持有此節,草原各部落都需以禮相待。
換句話說,長孫晟在草原是可以橫著走的,因為啟民最落魄的那段流亡生涯,陪在他身邊的就是長孫晟,雖然兩人當時各懷鬼胎,是互相利用的關係,但日久生情嘛,結下了很深厚的友誼。
康鞘利也是非常哀傷,親自帶人幫著操持喪事,不過他還是請求楊銘,希望能夠將節杖帶回東突厥,
“此物非長孫公不能持有,懇請大隋太子,准許我將此物帶回突厥。”
一個節杖,是一種特殊身份的加持,但是這個節杖只有長孫晟拿著才管用,其他人,人家突厥不認。
楊銘準了:“就請特勒帶回突厥吧。”
歷史上,楊廣同志有一段非常丟人的經歷,他的第二次北巡,在雁門郡被始畢可汗率領的大軍給圍了,差點就掛了。
當時楊廣同志就說過一句話:向使長孫晟在,不令匈奴至此。
意思是,長孫晟要是活著,突厥不會這麼幹,由此可見,長孫晟實為大隋與突厥之間最重要的一條紐帶。
而如今,這條紐帶斷了。
當晚,楊銘在東宮與屬官們議事,議的就是突厥的事情,新任鴻臚寺卿房彥謙也被召來了。
楊銘皺眉道:“啟民這一死,我大隋北方邊塞恐出問題,孝衝(房彥謙字)務要善待突厥使者,免生異心。”
房彥謙點頭道:“咄吉世正值壯年,必不類其父那般持重老成,太子的擔憂是很有必要的。”
楊銘心裡肯定是不願意討好突厥,但是兩國外交就是這麼玩的,你不示好,人家舉兵侵犯邊境,受苦受難的還是大隋的老百姓。
何況眼下大隋本身的問題就很多,最大的問題就是楊廣同志。
歷來華夏對北方遊牧民族用兵,都是傾舉國之力,眼下的大隋,還沒有準備好,當經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